正文 如何培養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1 / 1)

如何培養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教學在線

作者:王麗麗

對於古詩詞的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很多教師和學生的難題。那麼,如何培養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呢?下麵從幾方麵淺談一下我個人的認識和做法:

一、教師範讀,帶入情境

詩詞以極其凝練的語言,描寫豐富的意境,表達了真摯的情感。長期以來,我一直在語文課堂上給學生範讀。特別是對於那些極富有情感的詩詞,我常常會讀得激情澎湃,很多學生在下麵也就情不自禁地跟隨我一起讀起來。這樣的範讀,較好地把學生帶入了情境中,對於詩歌的理解也起到了一定的鋪墊作用。

二、運用多媒體,理解意境

很多古詩詞語言凝練,意象豐富,意境深刻,學生有時讀起來覺得抽象,這時配以多媒體畫麵的展示,方能幫助學生理解意境,體悟情感。

例如馬致遠的《天淨沙 秋思》描寫了枯藤、老樹、昏鴉等意象,表達了遊子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意境淒涼、孤寂,為了方便學生理解,我用多媒體展示出了這幅畫麵,學生一下子就進入到了詩詞創造的意境中,形象直觀的視覺感受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情感。

三、反複朗讀,體悟情感

在課堂上,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斷理解意境,感受作者情感。朗讀時,可以在學生間開展朗讀比賽、個人展示或者小組集體展示,教師也可以播放一些背景音樂,為學生的朗讀創設一定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詩歌。

四、小組合作探究,鑒賞詩詞

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大膽暢談自己對詩詞的理解。如何引導學生鑒賞詩歌呢?首先,教師要交給學生鑒賞的方法,如詩詞常用的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詩詞的情感、字詞的運用等方麵;其次,教師可以做示範鑒賞,在學生形成一定的認知後,再大膽地放手讓他們獨立去鑒賞。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的古詩文閱讀教學,對每一位新時代的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對於初中古詩文的閱讀教學更應該注重課堂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這才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宗旨。

【作者單位: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