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體 該彈彈體外形、結構與八九式殺傷榴彈相似,其中發射藥室組件完全相同,彈體也分為上、中、下三段,但不同的是中彈體和下彈體不是靠螺紋連接,而是中彈體下部套在下彈體上部,然後用4個螺釘將中彈體和下彈體進行固定。這種連接方式能保證基本的發射強度要求,而發射後又能通過火藥燃氣的壓力斷開連接螺釘,使彈體分離,釋放出內部的發煙元件。
九五式發煙彈的彈體內部自上而下依次裝有緊塞板、發煙劑筒、支撐筒、吊索、吊環、隔板和碗狀減速板。發煙劑筒是圓柱形的薄壁黃銅零件,直徑40mm,高60mm,內部空腔用來填充發煙劑。其頂部有錫板製成的緊塞板,緊塞板下方有圓柱形的薄鉛板衝壓成的傳火劑室,內裝傳火劑。發煙劑筒底部向內卷邊形成一個杯形底部,底部內裝有加強用底板,而底板和發煙劑筒底部由一個吊環壓緊在一起,吊環上拴有一段吊索,與下部的吊環相連,下部吊環和碗狀減速板相連。支撐筒為半圓形的兩瓣,合在一起剛好是一個完整的薄壁圓筒,包裹在發煙劑筒周圍,用於承受引信發火後產生的壓力。底部的隔板也由兩個半圓形的厚板組成,用於與支撐筒配合,將壓力傳遞到下彈體上。
在發射過程中,當延時到期的引信發火後,會點燃彈體發煙筒內的點火劑和傳火劑,火藥燃氣的壓力作用在緊塞板和支撐筒上,剪斷彈體下部的4個連接螺釘,迫使彈體上、下兩部分離,進而將發煙筒從彈體中脫離出來。發煙筒尾部的吊索繼而伸展開來,減速板發揮作用,發煙筒緩緩落地並釋放煙幕,直至發煙劑燃燒完畢。
引信 八九式小型煙火時間引信是一種使用煙火藥達到延遲效果的引信,該引信全長44.45mm,最大直徑36.5mm。其主要零部件由黃銅製成,共有上、下兩個時間藥盤,可以根據外表的刻度來選擇所需的延期時間,每0.5s一個刻度,可以在0~20s之間裝定。
該引信外麵有一個薄錫板衝壓成的錐形保護罩,內部有一個銅絲製成的橫向保險銷,下部穿過擊針體,上部沿著引信體外沿一直到底部後彎成一個便於手指拉動的圓環,這樣當拉出保險銷的同時,保護罩也一並被撕開。引信由上至下依次由壓螺、碟形彈簧(2件)、上藥盤及其紙墊和絨墊、下藥盤及其紙墊和絨墊、引信體組成。其中,蝶形彈簧、上藥盤及其紙墊和絨墊、下藥盤及其紙墊和絨墊均套在引信體上端,並由壓螺將它們固定為一體。上藥盤為固定式,下藥盤可以轉動。絨墊和紙墊用於保護藥盤藥槽內的延期藥,防止燃氣泄漏或燃燒不勻。蝶形彈簧可以避免壓螺將藥盤壓死而無法旋轉調節。引信體中部自上而下則依次裝有擊針體、擊針尖、擊針隔離簧、針刺火帽。下引信體下端為傳火藥室,內裝小粒發火藥,用來點燃彈體內部的發煙劑。傳火藥室底端擰有螺蓋,其中心部分很薄,便於火藥燃氣衝破螺蓋。引信體一側加工有一個“∟”形截麵的通孔,以便下藥盤上的火焰能傳到傳火藥室內,而引信體上專門設計了一個側向堵螺,將孔口部分封住,防止下藥盤傳火時燃氣外泄以及傳火藥因接觸空氣而變質。
八九式時間引信的延期計時原理是,當下藥盤位於刻度“0”位置時,下藥盤一側傾斜的空心管形藥與上藥盤一側的空心管形藥以及下引信體一側的空心管形藥均對正,發射後擊針因慣性作用壓縮擊針隔離簧,並刺發火帽。火帽產生火焰後,通過下引信體一側的傳火孔導入上藥盤側麵的管形藥內,經過下藥盤一側的管形藥再到下引信體一側,直接引燃下引信體內的發火藥並使引信發火,此時無任何延時。當下藥盤旋轉到最大刻度即“20”位置時,下藥盤的傳火藥尾端與下引信體一側的管形藥對正,而下引信體另一側的管形藥則與上藥盤下部傳火藥的尾端對正,當火帽發火引燃上藥盤一側的管形藥後,接著引燃上藥盤的傳火藥,直至燃燒到尾端才能繼續引燃下藥盤一側的管形藥,接著引燃下藥盤的傳火藥,燃盡後再接著點燃下引信體一側的管形藥,進而點燃下引信體內的發火藥使引信發火,此時上、下兩個藥盤內的傳火藥是依次燃完的,引信延時達到最長。而當下藥盤旋轉裝定在中間位置時,下藥盤的管形藥對準上藥盤的傳火藥的某一位置,而引信體下部一側的管形藥則對準下藥盤傳火藥的另一位置,其中上下藥盤錯開的刻度,決定了引信延期的時間長短。
不過,八九式時間引信雖然設計有“0”刻度位置,但裝定時要盡量避免“0”刻度以及較小刻度位置,以免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