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太行山可藏兵 牛進達欲報仇(2 / 3)

老宋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正坐在汴州(開封)城中一家酒肆裏與裴九對飲。劉士相帶著幾個漢子坐在旁邊一桌也用些酒肉。

“一戰剿滅毋端兒?這唐國公李淵,倒也善戰。”裴九道。

“一日之間,被殺逾萬,被俘者更有六七萬。嗬嗬,這唐國公是不是善戰尚未可知,這毋端兒倒真是個廢物,這等廢物竟能鼓噪幾萬人造反,真是匪夷所思。”

“正如大兄所言,毋端兒此人,他能聚眾數萬,想必是有些本事,否則這些人豈肯服他調遣?大兄如何說他是廢物?”

“九郎。你想想看,那可是將近十萬人!李淵麾下才多少人?休說是人,就是十萬頭豬,也不是一日間抓得完的。九郎不妨推想一二,看這數萬人是怎麼一擊即潰的。”

“大兄請試言之。”

“想必毋端兒這廢物定是拉出了他那烏合之眾與李淵麾下精銳列陣而戰。須知那些人都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既無兵器衣甲,又不曾習戰陣,兵不識將將不知兵,說不定,那些農夫連自家旅率隊正都不識。這樣的軍陣,嗬嗬,比羊群還不如。一見對麵官軍殺法凶悍,自是膽怯,聰明的跪地請降,不聰明的呆立一時三刻便被官兵砍死。嗬嗬,九郎,你道唐國公這是打了一場仗麼?分明是屠牛宰羊。便是山中行獵也不似這般容易。”

“嗯,想來八九不離十。大兄,若那毋端兒是個聰明人,當如何應對?”

“九郎差矣。用兵之要,豈可在酒肆中明言,若是被人聽去,怕有事端。”

“啊!大兄說得是,小弟受教。大兄,如今李淵既來,這王須拔、魏刀兒想必也要有些麻煩了。依大兄看,他二人可能抵擋李淵兵鋒?”

“說什麼抵擋?若論戰力,李淵麾下乃是府兵精銳,王、魏手下那些個手持竹槍的農夫如何是他對手?休說陣戰,就是憑城堅守,一群不識戰陣的烏合之眾又怎知如何守城?他們要麼烏泱泱衝出城來亂戰,其實鼓噪的多,動手的少,要麼一股腦縮在城內,時日一久必然糧盡,平白困死城中。他們有什麼資格抵擋官軍?王須拔居然還建立個什麼狗屁大燕國,哼哼,既然建了國,便要保守城池,此取死之道也。

倒是那魏刀兒四處流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雖非長久之計,然則正因他行蹤飄忽難測,官軍要剿他,卻不大容易。”

……

幾人又打包些酒肉,便出城去。話說要是不打個包,梁大郎是個厚道人,最多笑罵幾句。小囡囡見伯伯進城玩不帶自己,一定會鬧一鬧的。必須有些好吃的才好哄她。

出了汴州城三五裏,劉士相附耳對老宋說了些什麼,於是一聲令下,眾人散入道旁林間藏匿。

少頃,一條大漢快步行來。老宋在暗中仔細觀瞧,隻見他身高大概一米九,身軀頗為魁梧,論身材該是個武夫,卻穿著一身襴衫,戴著襆頭,麵相老成,年紀嘛,說二十也可,說三十也可。身後背著個包袱,行走間不時向前張望,看來果然是在追趕老宋一行。

“閣下行色匆匆,趕路辛苦。何不停下來歇歇腳,你我共飲幾盞水酒,敘談一番。”

那大漢聞聲轉頭,卻見那酒肆中談論的“大兄”“九郎”從道旁林中走出,還有兩個漢子手持鋼刀一左一右,一臉的不懷好意。又轉頭看看另一邊,四個持刀漢子截斷了道路。心知自己跟著人家,反被人家埋伏了。

“某家隴西牛進達,見過二位郎君。因在那酒肆中無意間聽得二位郎君談論兵事,知二位非常人也。特來相見,並無惡意。失禮之處尚請二位郎君海涵。”

牛進達?老宋心說又一個牛人嘿!

“隴西宋海清~”“河東裴誌”“見過郎君!”

“牛兄器宇軒昂,快人快語,倒是我等暗伏林中顯得不夠磊落了。牛兄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