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期貨市場視域下企業套期保值探索(2 / 2)

企業通過期貨市場參與套期保值,可以轉移和拋售現貨的價格風險,企業的經營規模越大,現貨的價格波動越大,對套期保值的需求就越強烈。所以,套期保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提前鎖定采購成本,保證經營利潤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套期保值的實施

1.市場分析。開展套期保值業務,不是簡單的現貨交易的同時進行反向的期貨交易,這是傳統的、機械的套期保值。而現代的、靈活的套期保值操作應從市場分析入手,這是套保成功的關鍵。通過全麵的市場分析,評估出市場目前處於何種狀態,是漲勢,跌勢還是區間震蕩,才能形成相應的保值策略,是買入,賣出,還是觀望的決策。

2.趨勢操作。順勢而為,是期貨市場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則,企業的套期保值也不例外:如果市場處於牛勢狀態,就多做材料買入保值,而盡量不做產品賣出保值;如果市場處於熊市狀態,就多做產品賣出保值,而盡量不做材料買入保值;如果市場處於平衡狀態,就什麼也不操作。

3.擔憂什麼就做什麼。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是擔憂材料上漲還是更擔憂產品下跌,影響經營效益,就做相應商品的保值:若擔憂原材料價格上漲,增加采購成本,就考慮買入保值;若擔憂產成品價格下跌,減少利潤空間,就考慮賣出保值;若什麼也不擔憂,隻需做好生產經營,無需保值。

4.關注長期趨勢,忽視短期波動。企業開展套期保值,最關心的是商品價格的運行趨勢是否有利,而不是在乎價格短期的價格波動。現貨價格每天都會有波動,若過分關注這種短期行為,套期保值就將難以真正落實和正確實施。

五、套期保值考核

企業套期保值的操作是否成功,考核標準是什麼,如何評價,一直困擾著套保企業和相關審計、監管部門。多數企業對照本宣科,計算每一筆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以數值是否在80%~125%範圍內作為考核套期保值的唯一標準。其實,這是傳統套期保值的產物,是片麵的、機械的、靜態的考核。筆者從全麵的、靈活的、動態的角度和視野對現代套期保值考核進行新的理解和探索。

對於原材料保值,綜合采購成本低於當初的保值成本,考核為成功;若又低於市場平均采購成本,考核為非常成功;反之,考核為一般或失敗。對於產成品保值,綜合銷售收入高於當初的保值收入,考核為成功,若又高於市場平均銷售收入,考核為非常成功;反之,考核為一般或失敗。

這種考核標準簡單、直接,十分有效,通過良好的策劃,利用周全的套保方案,實施動態保值策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總之,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套期保值業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要當作日常工作來抓。通過市場分析,確定套期保值的方向和需求,避免將套保行為轉化為投機行為。隻有這樣,套期保值才能真正為企業生產經營保駕護航,起到保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麼嬈.我國企業套期保值運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07).

[2]李岩,李清泉.企業如何處理套期保值會計[J].理論界,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