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影響
經濟視野
作者:謝源虎 董子琪
摘 要:由於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世界各地進行了越來越緊密的的經濟聯係,因此,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加入WTO對他們的經濟增長的影響越來越大。本文主要介紹了發展中國家加入WTO後,對經濟增長造成了哪些影響,進而分析了中國加入WTO之後受到了哪些影響。
關鍵詞:WTO;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
一、概述
1995年,取代了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這是當今世界上成立時間最短的國際機構組織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在於確保國際貿易進行時能夠順利、自由且可預測。國際貿易通過協商進行規則的確定,進行貿易時必須遵守這些規則。WTO的規則是通過WTO全體成員國的協商製定出的各種協定。現在我們使用的規則是在1986-1994年間通過烏拉圭回合談判製定出來的。在這些協議的保護下,保障了每個成員國的權益,如在別國市場上出口受到的待遇是公平的;每個成員國對待不同進口商品必須遵守一致性原則。
二、WTO對發展中國家造成的影響
1.WTO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
(1)WTO帶來的經濟全球化提供給發展中國家更多的條件及機會,更好的去吸引外商投資。有數據顯示,WTO成立一年後,發展中國家吸引的外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5個百分點,超過2.85千億美元。同時,從1990到1996年之間,國際私人資本向發展中國家的投入漲了6倍。國際私人資本占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資本構成的80%以上。因此,發展中國家的資金短缺問題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2)WTO帶來的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外投,為其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的擴大。發展中國家在1983年到1987年四年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平均在42億美元每年,1994年增至386億美元,兩年後到達510億美元。(3)WTO帶來的經濟全球化在帶動世界範圍內促進了多種形式的自由經濟區的發展。這些經濟區數量超過230個,分布在全世界七十多個國家,其中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它們不但有利於吸引外資,同時,還有助於這些國家就業問題的解決。(4)WTO帶來的經濟全球化在世界範圍內深化了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中國家能夠通過這個機會,在以實際出發並展望未來的基礎上,將世界範圍的產業結構調整與國內產業升級進行協調統一。不但要將發達國家具有先進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引進來,降低國內就業壓力,努力增加出口總量,實現工業化進程;同時,通過經濟全球化,增強引進及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進行高新技術產業培養,加大力度學習研究,推進國內現代化發展進程。(5)WTO帶來的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的發展,增強其國際競爭力。對有些跨國公司來說,經濟全球化促使其迅速發展,涉足領域也不僅僅在貿易活動中,已進入國際生產及高科技領域,競爭力的增強使得這些跨國公司開始向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發出挑戰。
2.WTO給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
WTO體製是通過GATT體製不斷演化而形成的。一開始,GATT就被叫做“富人俱樂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對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進行協調,進而實現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矛盾的解決,發展中國家在貿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不受重視。與此同時,戰後的發展中國家采取的一般都是長期無視國際經濟關係,也不大關注GATT。後來,發達國家開始意識到應該將發展中國家也納入到多邊貿易體製當中去。而且發展中國家由於開始轉變其經濟發展戰略,對待GATT的觀點也發生了轉變,開始積極地參與進去。通過兩者的一起努力,發展中國家經濟上的特殊性開始體現在GATT體製當中,之後的WTO體製也開始注重這方麵,發展中國家獲得了一些優待。然而,WTO體製還是無法對發展中國家的意誌進行完全地反映,對一些競爭能力弱、經濟發展水平低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很多製度並不利於其貿易的開展,有的甚至會產生惡劣的反作用。如,發展中國家的削減關稅壁壘以及非關稅壁壘上的義務會在很大程度上衝擊其出口貿易;農產品貿易自由化這一製度會引起農產品的的價格上漲,這對進行農產品進口貿易活動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負擔沉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