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分 政府工作人員也要學習大慶精神(3 / 3)

何國春是一名森林公安民警,工作以來,他一直以“人求於我不謀私、我求於人走正道”的博大胸懷,以“自身淨、自身硬”的實際行動,維護了法律的尊嚴,樹立了森林警察的良好形象。2006年6月,何國春在查辦一起盜伐林木案件過程中,當事人為減輕處罰就托何國春的親戚送來“鐵帽子”白酒2瓶、“雲煙”3條,遭到了何國春的嚴詞拒絕,並依法對其進行了行政處罰。其實了解何國春的人都知道他的家庭條件並不好,妻子下崗、兒子正在職業中學讀書,而且還負債5萬餘元,但性格倔強的他深知“徇情就要枉法,貪贓就要愧對警徽”。因此他生前常對同事們說:“隻有上對得起黨,下對得起百姓,才能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記得有一次,他在處理一起濫伐林木案件中,當事人為逃避打擊、減輕處罰就以自己的親戚是某縣領導相威脅,然而何國春並沒有畏懼,他頂住了來自各方麵的壓力,最終還是“虎口”拔了牙。

何國春是令人敬佩的,他用自己樸實無華的行動,詮釋了作為國家公務人員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政治本色。

作為政府工作人員需要別人的監督,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監督,別人的監督可以發現自己發現不了的事情,自己的監督則是一個從自律到自覺行動的過程。

素質高處是自律,當你在工作中像大慶人那樣自律,那麼,成功、榮譽、鮮花……都會不約而至。

閱讀思考題:

1.談談你對“素質高處是自律”這句話的理解。

2.怎樣培養自己自律的品質?

寧為公字跑萬裏,不為私字動半米:

成為一心為民的好公仆

大慶人身上值得政府工作人員學習和感動的品德有很多,但最為關鍵的是大慶人始終堅持了“寧為公字跑萬裏,不為私字動半米”、“為公開車行萬裏,為私車輪一動也不動”這些可貴的做人之道。也正是這樣難能可貴的品質,彰顯了大慶人的風采。

在大慶,提起李景榮的名字家喻戶曉。他被人們稱為“一心為公的好幹部”。

李景榮1961年到大慶參加石油會戰,曆任設備科副科長、建材指揮部副主任、運輸大隊長、運輸處黨委書記、大慶石油化工總廠副廠長和黨委副書記等職。

1962年,大慶煉油廠破土動工,各種成套煉油生產裝置急需運往工地安裝。李景榮一心撲在繁重緊張的運輸工作中,哪裏需要他就頂在哪裏。裝卸器件時,他是搬運工,搶在前,幹在先;運輸緊張時,他是駕駛員,開的車拉得滿,跑得快;車輛檢修時,他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不怕苦累。在會戰初期,既沒有大型吊裝起重設備,又沒有大型的運載工具。他帶領安裝工人用土辦法,把上百噸重的煉塔,一個一個拖運到工地,常常是幾天幾夜不合眼。1962年在突擊運輸煉油廠第一期工程設備中,他連續幹了3晝夜,靠人拉肩扛把12套煉油生產裝置的88個煉塔、50多個20噸以上的容器及時拉運到廠裏。1970年春節前夕,他帶人去哈爾濱搶運丙烯腈反應器。由於設備超高,沿途需要人用木杆挑開橫跨公路的電線。他挺身而出,迎風站在車上足足挑了9個多小時,保證了運輸任務的完成。他擔任運輸處領導,掌管大小車輛100多台,從沒有因私事用過公家的車,也沒有讓司機順便捎過一件東西。每年儲運冬菜時,他都周密安排車輛,把出差在外的幹部、工人家的菜,挨門挨戶地送去,可是自己家裏的菜,卻總是讓孩子們用手推車往家裏一點一點地搬運。1975年冬,他母親患了直腸癌。要動手術那天,他背著老母親步行1裏半的路程趕到醫院。在他的帶動下,運輸處形成了一種“寧為公字跑萬裏,不為私字動半米”的風氣。他自1961年以來連續5次被評為標兵。1974年大慶黨委授予他“一心為公的好幹部”的稱號。1978年,他被評為黑龍江省勞動模範和石油工業部勞動英雄,1980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特等勞動模範。

同李景榮一樣,商連和被大慶黨委授予“一心為公的好司機”的稱號。

商連和自1959年到大慶參加石油會戰以來,一直是運輸公司十三車隊汽車司機,30年沒離開過汽車方向盤,安全行駛110多萬公裏。會戰初期,他曾以過硬的技術和作風被抽調到專打硬仗的“硬骨頭十三車隊”。為早日拿下大油田,他不計時間、不講報酬,經常日夜連軸轉。為確保“鐵人”帶領的1205井隊開鑽,他經常吃住在車上,餓了啃幾口饅頭,困了趴在方向盤上打個盹,堅持隨叫隨到。王進喜稱讚他“不愧硬骨頭車隊的司機”。大慶會戰生產和生活急需大量木材,他隨車隊12次在嚴寒的冬天進深山老林集材。每逢通過地勢險要的九嶺十八坡、“狼牙路”和“老虎口”時,他總是搶在前頭。1971年在搶運我國第一條大口徑輸油管線中,他冒著危險進行試運,創出了用4噸車拉運6根直徑85厘米、重10噸管線的紀錄。他不為名、不為利,1965年~1979年14年中,無報酬勞動達15200多小時。他把“汽車人民給、開車為人民”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愛護車輛,刻苦鑽研技術,蒙目拆裝化油器隻用3分鍾,先後為全國各地來參觀的9700多名代表做過技術表演,次次準確無誤。他給自己定了“為公開車行萬裏,為私車輪一動也不動”的規矩,30年如一日做到不走樣。他經常遠離單位和領導單獨執行任務,但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拿不要國家東西。他先後為油田大小120多個單位服務,拉運數以萬計的吃,喝、用的東西,從沒要過、拿過一次,從沒收過一次禮,吃過一次請。12次進山去拉運木材,他沒有要過一塊木板,拿過一個菜墩。愛人有病,孩子住院,他從沒動用過公家的汽車。一次他大哥從老家來大慶,想借開車弟弟的光看看大慶,他給哥哥錢,讓他乘公共汽車遊覽。他的4個孩子結婚,沒用車接送過一次。自大慶會戰以來,他曾多次被評為油田標兵、大慶市勞動模範,1977年他被評為石油工業部勞動英雄,1978年大慶黨委授予他“一心為公的好司機”的稱號。1980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勞動英雄。1983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特等勞動模範。

俗話說:“人留名,樹留影。”現實社會中又有多少人為名利二字奔波勞累?有古語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名利二字呢?有的人為了爭權奪利,不惜雇凶殺人;有的人為了當官不惜花費重金,大肆行賄。這是從根本上喪失了正確的權力觀和人生觀所致。其實,如果這些走上邪路的人們如果能像大慶人那樣,不計名利得失,一心為公,幾十年如一日地兢兢業業工作,不講條件、不求待遇,何至於走向不歸路呢?

大慶人身上值得政府工作人員學習和感動的品德還有很多,但最為關鍵的是大慶人始終堅持了“寧可公字跑萬裏,不為私字動半米”、“為公開車行萬裏、為私車輪一動也不動”這些可貴的做人之道。也正是這樣難能可貴的品質,彰顯了大慶人的風采。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與采訪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中外記者見麵會上說:“政府工作,必須懂得一個道理,這就是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一切屬於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歸功於人民。必須秉持一種精神,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員除了當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沒有任何權力。”

“政府工作人員除了當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沒有任何權力”再一次為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界定了明確的位置,也再一次讓我們看到學習大慶精神的重要,隻有把“寧為公字跑萬裏,不為私字動半米”當做自己的做人之道,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人民的好公仆。

閱讀思考題:

1.你是怎樣理解“寧為公字跑萬裏,不為私字動半米”這句話的?

2.作為一名公務人員,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心為民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