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機製是一個永遠開放的係統,要隨著時代、環境、市場形式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這表現在企業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激勵機製,從不同時期員工價值訴求的特點出發製定合理的、有效的激勵方案,根據高科技企業發展的特點,設立多條激勵的跑道。例如,讓業績比較突出的人員的工資和獎金比他們的上司還高許多,這樣就使他們能安心現有的工作,不再認為隻有做官才能體現價值,做一名成功的工作人員一樣可以體現出自己的價值,這樣他們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才華都投入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中去,從而創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和業績。我們也因此得出這樣的結論:隻激勵一條跑道,一定會使跑道擁擠不堪,所以一定要激勵多條跑道,這樣才能使員工真正安心地在最適合他的崗位上發揮能力。
激勵的方式有多種多樣。目前企業管理幾種常見的激勵措施有:
1.績效工資。員工由於自己的績效貢獻而得到的獎勵。
2.知識工資。企業對員工能夠完成任務的數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工資。是通過鼓勵員工不斷進行培訓、熟悉業務等途徑增加的工資。
3.員工持股計劃。給予員工部分企業股權,允許他們分享改進和提高了的企業利潤績效。世界上一些大的企業,如沃爾瑪、寶潔公司等在管理上富有特色的一點都有員工持股計劃這一條。
4.分紅。是指當企業績效超過預先確定的績效目標時,企業員工和管理人員接受一定比例的獎金。
5.彈性工作時間。包括獎勵假期、帶薪休假等等。
激勵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管理中如果激勵工作做得好,可以誘發員工貢獻他的時間、精力和聰明才智,做好員工的各項工作。所以說,激勵機製可以讓人人成為先進。有了良好激勵機製的企業也一定是一個先進的企業。
閱讀思考題:
1.談談激勵機製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
2.怎樣才能使物質鼓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
群眾談心:天下是談出來的
組織的出現是人類溝通的結果。在企業中,溝通起到了控製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作用,是組織凝聚力、競爭力的輔助劑。
社會組織行為學認為,在組織內融洽的同事關係,能直接影響組織效率的高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從事工作不僅僅是為了掙錢和獲得看得見的成就,還可以滿足社會交往的需要。所以,友好和支持性的同事關係會提高對工作的滿意度。而在同事關係中,上司的行為是決定滿意度的重要因素。據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對1萬份人事檔案進行調查分析後發現,“智慧”、“專業水平”和“經驗”隻占成功因素的40%,其餘60%取決於良好的“溝通”。
在解放軍這個大組織中,領導者用什麼方法來協調其正常運行呢?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談心!參過軍的人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幾乎每個人都經曆過這樣的事情:
剛入伍時,班長、排長會約你談心,了解你剛入軍營時的思想狀態,或是入伍前的一些基本情況,這樣他們就對你有了一個較全麵的了解,如果你在新兵訓練中出現了什麼問題,他們也能在與你談心、談話的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症結,從而對症下藥。
提幹時,上級會單獨約你談心,給你告誡和鼓勵,向你傳授帶兵經驗,或是幫你減輕工作壓力,通過這種方式,你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談心在官與兵之間起到的橋梁作用。
退伍時,上級也會找你談心,鼓勵你回到地方後要發揚部隊的光榮傳統,要永遠以“我是一個兵”的心態去麵對今後工作中、人際關係中出現的新問題。
總之,和上級或戰友談心、談話幾乎貫穿每個軍人的一生。
由此可見,談話溝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組織的出現是人類溝通的結果。在企業中,溝通起到了控製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作用,是組織凝聚力、競爭力的輔助劑。一家年銷售額百億元的企業的總裁深有感觸地說:“我每天都在與不同的人談話。談話是我的主要工作。”
在小企業,領導的責任很大程度是身體力行地“幹”;待企業有了一定規模,領導的主要職責便是溝通:與投資者(股東),與部屬、員工,與市場客戶,與供應商,等等。
聯想董事局主席柳傳誌要求其接班人必備的條件之一,就是具備溝通能力。
聯想《企業文化手冊》中明確寫道:
親情:放開自我,讓別人了解你的需求,讓別人了解你的困難,讓別人知道你需要幫助。主動了解他人的需求,讓他人感到能得到理解和幫助。
五多三少:多考慮別人的感受,少一點兒不分場合的訓人;多把別人往好處想,少盯住別人的缺點不放;多給別人一些讚揚,少在別人背後說風涼話;多問問別人有什麼困難,多一些燦爛的微笑。溝通是合作的基礎。
萬科董事長王石先生說:我是個職業董事長,我領導萬科的秘訣,就是不斷地交談溝通——與投資人、股東、經理層和員工。
企業家必須懂得運用溝通的方法,保證來自同事和下級的最大限度的合作。拒絕溝通,也就意味著拒絕與別人的合作。
在企業管理中,善於與別人溝通的人,一定是善於與別人合作的人;不善於與別人溝通的人,也一定是不善於與別人合作的人。善於與別人溝通的管理者,能用誠意換取下屬的支持與信任,即使管理過於嚴厲,下屬也會諒解而認真地執行;不善於與別人溝通的管理者,即使命令再三,下屬也不願意接受,其結果必然是怠慢工作。這樣的管理者肯定難有大作為。許多有實力的人最終沒能成就大事,往往是因為他們不善溝通,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下屬的積極性。
群眾談心的根本目的,是加強組織內的聯係、密切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說,群眾談心既是過程也是結果,更是檢驗內部關係的試金石。
現代企業中不僅僅是領導與員工之間,管理者與管理者之間同樣需要相互談心、溝通。
溝通是企業管理的真諦。一個企業要想充滿生機和活力,實現高速運轉,有賴於下情上知,上意下達;有賴於部門之間互通信息、協同作戰。良好的溝通能讓組織的成員感覺到組織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從而產生極大的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
在大慶石油會戰時期群眾自我教育的一種做法就是群眾談心。
大體有3個環節:
1.基層黨支部加強調查研究,全麵掌握職工思想狀況。
2.召開骨幹分子座談會,發動黨員、團員、老工人帶頭做思想工作,並通過他們的示範作用,帶動群眾人人做思想工作。
3.開展“五幫”活動,即黨員幫群眾,先進幫後進,師傅幫徒弟,領導幫群眾,群眾相互幫助。
比較典型的方法有:
1.相互交心。強調對人的幫助要虛心、誠懇、熱情,以心換心,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解決存在的思想問題。
2.賬賬對比。以人的成長經曆或相關事例,進行啟發引導,在可信的事實比較中明白道理。
3.現身說法。動員、鼓勵思想已轉變的人,講自己思想變化前後的經曆,教育自己,啟發別人。
4.思想會診。對一些典型的人或事,組織骨幹分析研究,製定解決方案。
5.發動回家探親的職工給單位寫信,介紹農村形勢。
開展群眾談心活動,豐富了領導方法,彌補了一般思想教育的不足,有助於消除隔閡,增強上下之間、同誌之間的團結。
大慶的群眾談心是製度、是文化、是光榮傳統,也是這個組織加強內部建設、促進內部團結統一的方法和途徑。
能夠也善於群眾“談心”是大慶領導者基本功,是政治工作幹部必備素質之一。
廣泛、經常的談心活動,不僅使大慶油田組織內部具有很強的融合性,而且化解和消除了許多不和諧矛盾,實現了內部高度的團結統一,這對企業很有啟迪作用。
擁有1200餘名員工的迪特尼公司,其管理者很早以前就認識到與員工談心的重要性,並且不斷地加以實踐。現在,公司的高層經常和員工談心,因為20世紀80年代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時,促膝談心對提高公司勞動生產率曾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迪特尼公司的管理者與員工談心時主要分為以下兩個部分:
1.員工協調會議。每月舉行一次公開討論會,管理人員和員工共聚一堂,商討一些彼此關心的問題,並逐層把員工的意見反映上去,以公司總部的首席代表協調會議為最高機構。員工協調會議是標準的雙向意見溝通係統。在會議中,管理者可以單獨地和某一個員工談心,也可以同時和幾個人談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