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分 用大慶精神指引行為準則(2 / 3)

你真的已經做到盡善盡美了嗎?你真的已經發揮了自己最大的潛能了嗎?如同比爾·蓋茨告誡每一個微軟員工時所說:“我不要求你們一天24小時地工作,我隻希望你們盡全力把分內的事情做到最好。”在現代職場的角逐中,隻有把工作做到最好的個人和組織才能成為勝出者。

閱讀思考題:

1.在工作中,你是以什麼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2.如果我們以“要幹就幹得漂亮”為行為準則的話,會給你帶來什麼?

靠學習提高能力,用技術更好服務一線

當今社會的競爭愈演愈烈,任何事情都需要技能。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人才市場的競爭也在不斷地加劇,敬業精神作為最基本的要求,已經不能很好地追趕時代的步伐。要想更好地生存,更重要的是必須做到“靠學習提高能力,用技術服務好一線”。

大慶幾十年的發展創建了無數彪炳史冊的輝煌成就,無疑大慶是偉大的,因此大慶精神成為全國學習的典範。大慶的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一個團隊的偉大,也是因為團隊的成員——每一名大慶人的偉大。

大慶可以說是一所培養英才的學校,是一座鍛造英雄的熔爐。大慶人在石油會戰中不僅錘煉出了鐵人般的堅強品質,更有無數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大慶石油化工總廠龍鳳地區供排水係統的管線,總共有18萬米長。這些管線從生產裝置到職工家屬區,從地上到地下,聯結著大大小小數不清的閘門和閥井,縱橫交錯,密如蛛網,異常複雜。有一位老工人卻對它了如指掌,這個人叫“傅德林”。

20多年來,傅德林就是憑苦練硬功,把整個供水係統的每一條管線、每一個閘門、每一個閥井以及它們的來龍去脈,都記得一清二楚。如果哪裏出了什麼問題,隻要傅德林一到場,原因一下子就能找出來。1963年早春的一天,剛投用的煉油廠鍋爐車間點火開工時上不來水。現場開工的幹部、工人焦急地圍著鍋爐轉,查不出原因。正當大家八方告急時,身穿工作服的傅德林趕到現場。他問清情況,立即判斷出是開錯了閘門。他下到一個閥井裏,準確地打開了那個該開的供水閘門,水位立刻升起來,保證了點火成功。不認識他的人,當時還以為他不是個工程師,就是個技術員呢!從此他得了個美名,叫“活流程”。

“活流程”的“特異功能”就是靠處處留心和實實在在地學習、練習和摸索。從第一套生產裝置建設開始,傅德林就用“三老四嚴”要求自己,利用一切機會學文化、熟悉工藝流程。對有用的資料,總是認真學、狠勁記。對正在施工的供排水工程,一有空就到現場去觀察,熟悉它們的位置和走向。特別重要和複雜的地方,腦子記不下來,就用草紙畫成圖作為原始資料保存。工程不斷擴大,他熟悉記憶的範圍也跟著擴大。日久天長,龍風地區20套裝置的生產用水和10多萬人的生活用水的網絡係統,在他腦子裏連成一體,形成了清晰的圖像。一旦生產或生活區哪兒出了毛病,東挖西找也查不出漏點,人們總是要把“活流程”請來。他東瞧瞧西踩踩,往那一跺腳,挖下去,就會找到漏點。這樣的事情近30年來有過上百次,次次見效果。1982年,大慶化肥廠在檢修及開工過程中,一連兩天裝置沒有引進水,急壞了廠領導和生產工人。他們把傅德林請到開工現場,當天就查出沒進水的原因,及時作了處理,使裝置轉入正常開工生產。

為什麼在其他人看來是一項根本無法解決的難題,到“活流程”傅德林那兒就迎刃而解了呢?答案很簡單,靠學習、鑽研技術,不斷追求更高的境界。

現任華北石油管理局井下公司作業二大隊工具工靳占忠被人們稱為“技術尖兵、技改先鋒、技師楷模”。他有11項發明創造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3項創新成果獲得部、局級獎,107條合理化建議被采納。他是中國石油第一批工人技師、第一批高級工人技師、第一批技能專家。29年間,他曾經八次被評為管理局勞動模範;四次被評為管理局勞模標兵;十次獲得管理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兩度被評為河北省勞動模範。

1993年,他榮獲勞動者最高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獲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勘探開發行業井下作業專業個人銀獎。

是什麼讓他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呢?回顧靳占忠的成長曆程,探尋靳占忠的成才軌跡,挖掘靳占忠的成功根源,我們不難找到答案——靠學習提高能力,堅持用過硬技能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靳占忠19歲應征入伍成為中南海中央領導駐地的一名警衛戰士。1975年初,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78年春,靳占忠帶著部隊首長“保持軍人本色,建功石油工業”的囑咐,脫下軍裝,穿上工裝,成了華北油田第二油礦作業大隊作業二隊的一名作業工。

鑽井苦,油建累,又髒又累作業隊。會戰初期,華北油田處處蘆葦蕩,片片小帳篷,條件自然很差很苦。但為了祖國的石油事業,靳占忠豁出去了——寒風來了,緊緊工作服上的衣帶,頂在井口;暴雨來了,鑽到機車底下躲會兒再幹……

1985年春節過後,正當32歲的靳占忠準備為增儲上產大幹之際,卻得了三度胃下垂疾病。不久,他的腎又下移了4厘米。看著日漸消瘦的靳占忠,隊領導把他調到工作稍為輕鬆一點的材料員崗位。

他心想:“戰士的用武之地在戰場,作業工的用武之地在井場。”雖然仍在作業隊工作,但靳占忠不甘心退居二線崗位。

不久,隊裏新來的幾名中專畢業生很快成為技術骨幹,他看到了繼續到作業一線衝鋒陷陣的希望——掌握知識和技術的工人更有力量。因此,他下定決心:靠學習提高能力,用技術更好服務一線。

說學就學。1985年“五一”假期,靳占忠先後登門拜大隊“技術大拿”梁學山、孫百兆等為師,並找來《修井手冊(上、下冊)》、《石油鑽采機械》、《金屬工藝》等專業技術書籍,如饑似渴地學起來。

學習石油、機械、金屬工藝等專業知識和技術,對於一個在“文革”期間初中畢業的工人來說,其難度可想而知。為早日練就一身過硬本領,靳占忠在高標準幹好材料員工作的同時,把施工現場當成課堂,把成功實踐當做教材,把設備故障當成課題,把身邊能人當成老師,勤學苦鑽。

雖然靳占忠的家離單位不到一公裏,他卻在工作間放了一張單人床,那是加班加點學習用的。日複一日,不分晝夜學習,使靳占忠的胃病越來越嚴重。為了緩解胃痛,不影響學習,他想出一個一舉多得的辦法——“倒掛金鍾”。胃不是下垂嗎?每次加班學習時,遇到胃脹難忍,他就來個“倒掛金鍾”,倒趴在床邊,兩隻手撐在地上,一邊“治病”,一邊學習。過一會兒,他感覺胃像是回歸原位,疼痛似乎也輕了許多……

學習增強素質,知識提高技能。靳占忠很快成為井下作業方麵的“技術大拿”,並先後被聘為中國石油第一批井下作業工人技師、第一批井下作業高級工人技師。2000年年初,他被大隊調到綜合服務隊,當上了一名專職工具工。2006年4月,又被集團公司聘為第一批井下作業技能專家。

“技術等級,不是個人技能的標簽,不是添薪加酬的籌碼,而是更好服務企業的尺度。”靳占忠常說:“一個人有了知識和技術,必須服務企業、服務一線,才有價值!”

作業工是工程技術服務的主力軍之一。每當看到憨厚樸實、充滿豪情的工友,靳占忠心裏就充滿了敬意。而每當聽到工友因工用具設計缺陷或操作不當而受傷時,他就深深感到不安。

1987年,華北油田開始在作業係統推廣液壓油管鉗。由於沒有配套的背鉗,隻能用管鉗拴上尾繩代替。這樣做,不但會導致油管跟轉倒扣落井事故的發生,而且管鉗把因扭矩過大經常折斷傷人。

靳占忠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決定為液壓油管鉗研製配套的背鉗。當時,作業二隊副隊長楊長虎和大班司機尹惠環也在思考如何解決這一難題。靳占忠知道後,主動找到他們展開聯合攻關。那一陣子,他們一有時間就奔波在井場、車間、工程技術單位,反複征求意見,研究論證方案,加工製造樣品……

經過一年多、上百次的試驗、改進,靳占忠他們研製的動力油管鉗背鉗終於獲得成功。該工具創新程度高,實用價值大,提高修井速度和質量,避免因背鉗打不牢導致油管墜落事故的發生,減輕勞動強度,降低作業成本,因此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當今社會的競爭愈演愈烈,任何事情都需要技能。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人才市場的競爭也在不斷地加劇,敬業精神作為最基本的要求,已經不能很好地追趕時代的步伐。要想更好地生存,更重要的是必須做到“靠學習提高能力,用技術更好服務一線”。

一個人精通一件事,哪怕一項微不足道的技藝,隻要他做得比所有人都好,那麼他就能獲得豐厚的獎賞。

閱讀思考題:

1.談談學習的重要性。

2.怎樣做,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能?

幹,就是馬列主義;

不幹,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在職場中,你要想提升自己,讓自己脫穎而出,最重要的就是實幹。如果你缺乏勇氣、忍耐力、決斷力,那就磨煉自己具備實幹的能力,應該深信,上帝賦予你唯一神奇的力量就是實幹。

大慶石油會戰打響不久,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實習生來到王進喜所在的井隊。他看什麼都不順眼,冷了不幹,餓了不幹,沒有房子住不幹,天黑了也不幹。大家批評他,他還辯解。王進喜說:“你簡直沒有半點馬列主義水平!”他問:“你說馬列主義怎樣衡量?”王進喜說:“我看,第一得有革命幹勁。你看我們鑽工,在零下幾十度,把鑽台上的吊鉗打得叮當直響,這種幹勁就有馬列主義!”隔了幾天,他又和王進喜說:“那天你說有幹勁的人,像鑽工光著膀子幹,就有馬列主義,這說法不全麵吧?”王進喜說:“說的要跟幹地結合起來,怎麼不全麵?幹,我就承認你有馬列主義;不幹,我永遠不承認你有馬列主義。”實習生理屈詞窮,認輸了。後來,王進喜在許多場合反複重申了這一觀點,並作了進一步解釋:“幹,才是馬列主義;不幹,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我們心裏想的,眼裏看的,嘴上說的和手上幹的,要結合起來。念了一火車書,光說不幹,就不是馬列主義。”王進喜的話在油田上廣為流傳,廣大職工以此激勵自己實幹,並常常用來批評那些光說不幹的人。

可見,“幹,才是馬列主義;不幹,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所倡導的就是一種實幹精神。大慶人的這種實幹精神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並且應該時刻把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實幹精神能夠讓你實現自己的願望,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

作為新時期鐵人精神的傳人李新民就是一個時時把實幹精神作為自己行為準則的人,他說:“鐵人老隊長說過‘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我應該在工作中以實際行動踐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時時處處身體力行,當好表率,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帶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