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分 大慶精神,完美職業素養的源泉(2 / 3)

這個故事很有啟發意義,它告訴我們,在工作中,敬業就是能力。對於一群能力相當的人來說,敬業的工作態度無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對於不敬業的人來說,他們或許可以得到暫時不執行任務的“清閑”,卻失去了重要的成長機會——什麼都不做,從哪裏去學習技能,從哪裏去積累經驗呢?他們不僅是在逃避職責,更是對自己能力的踐踏、對自己開拓精神的扼殺。

敬業是人的天職,是榮譽的象征,唯有生命可以承載職業。沒有熾熱的愛,成就即是空談。敬業也是一種職業態度,如何對待你的工作決定了你最終能夠到達的高度。一個沒有敬業精神的人,即使有能力也不會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接受。而一個團隊隻有擁有了大部分的敬業員工而不是得過且過的員工時,才能高效發展,擁有廣闊的空間。

閱讀思考題:

1.為什麼說“敬業就是能力”?

2.“隻有敬業的精神與能力兼有的人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人。”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嚴格遵守“三老四嚴”:

摒除工作中的馬虎思想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盡心盡力,一絲不苟,因為究竟什麼才是事關真正的大局,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其實我們並不清楚。也許,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細節,實際上卻可能生死攸關。

“在戰場上,隻有最優秀的士兵,才有活著回來的可能。那些勉強合格的士兵,從走向戰場的第一步開始,他的生命就已經以分鍾為單位來倒計時了。”這句話是一位上尉對訓練場上的新兵說的。的確,在戰場上,你的槍法如果比敵人稍遜一籌,你打中敵人的肺部時,敵人卻可能打中了你的心髒。

也許因為現實生活沒有戰爭這麼殘酷,做得差一點,也不至於立即死亡,所以才有許許多多的員工馬馬虎虎地工作。他們總是說:過得去就行了,何必那麼認真……然而,市場是無情的,隻有最優秀的企業,才能夠在市場上生存下來。企業領導要讓企業優秀起來,就必須挑選最優秀的員工,那些在工作中應付了事的人,必然要被淘汰。

要成為最優秀的職員,要想從合格邁向卓越,就必須養成認真工作的習慣。

在大慶有一件這樣感人的故事:

1965年初的一天夜裏,32139鑽井隊采集員古存義接了零點班,副隊長張建芝問他:“要下井的60根鑽杆有沒有問題?”他說:“白班查過了,沒問題。”

張副隊長問完就上鑽台去了。古存義尋思開了,自己沒有檢查,萬一要有什麼問題就會影響鑽井質量。不行,還得親自查一查。於是,他找了個手電筒開始檢查鑽杆。天很冷,鑽杆上結了一層霜,用手套一抹就變成了一層薄冰。鑽杆上的尺寸、編號都看不清楚。古存義一根根仔細檢查著,不一會兒全身就凍透了。檢查了4根鑽杆都沒問題,他想,看樣子沒啥問題,可以下井了,於是就直起腰回到了值班室。他一邊暖和著身子一邊想著剛才檢查鑽杆的事:隻檢查了4根,其餘那56根呢,敢保沒問題嗎?不行!還得逐根檢查。他拿起手電筒,再次來到了鑽杆旁進行檢查。他一根根地查呀、記呀,過了好長時間,終於把剩下的56根鑽杆都查完。確信沒啥問題,才又回到值班室取暖。

古存義坐在值班室內,想著剛才的事,心裏卻越來越不踏實了:自己開始就存在馬虎思想和僥幸心理,先查了4根,第二次又查了剩下的,會不會有幾根查串了呢?這能算“三老四嚴”嗎?越想越坐不住,他第三次走出門外,從頭查起鑽杆來。嚴冬的午夜,寒風刺骨,不一會兒腳麻了,手指涼得連手電筒都拿不住,身上厚厚的棉工衣好像窗戶紙似的,寒氣直透進骨頭裏去。然而,古存義毫不動搖,他覺得,一個共產黨員,一個石油工人,在任何困難麵前都不能畏縮,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把工作任務完成好。他一根一根地查,一字一字地對,60根鑽杆查到頭,上百個數據對到尾,查出了4根錯了序號的鑽杆,及時把它們調整過來。

他第三次回到值班房時,雖然凍得幾乎走不成路了,但心裏好像打了一次勝仗那麼高興。

采集員古存義“三查鑽杆”的事跡讓我們肅然起敬,他嚴格遵守“三老四嚴”,摒除工作中的馬虎思想和僥幸心理的認真工作的態度更值得我們學習。

一位作家這樣說過:“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盡心盡力,一絲不苟,因為究竟什麼才是事關真正的大局,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其實我們並不清楚。也許,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細節,實際上卻可能生死攸關。”

1987年11月初,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的機械加工隊承攬了廣東省大亞灣核電站部分塔吊安裝工程,由武某負責具體安裝指揮。

1988年1月13日上午,10號塔吊的前後臂和配重塊以及主要部件已基本安裝完畢。塔吊回轉以上部分未與塔身連接,隻靠塔身套架支撐,塔吊處於頂升準備狀態。

為安裝平台圍欄接板,武某違反塔吊不準斜吊的規定,叫起重工王某指揮用配合安裝的9號塔吊牽引10號塔吊前臂轉動,致使10號塔吊套架處彎折,向南倒塌,拴在前臂上的9號塔吊鋼絲繩被拉斷。站在前臂端的起重工王某隨前臂倒塌被砸死,平台上的電氣技術員索某被摔死,塔基南麵的起重工杜某被配重塊壓死,路過現場的職工方某被砸斷腿,正在塔上安裝的工人胡某等四人隨塔吊倒下受輕傷,9號塔吊司機田某因鋼絲繩被拉斷而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6萬餘元。

事故發生後,深圳市人民檢察院依法立案進行偵查,並請有關專家對事故原因進行了分析鑒定。鑒定意見歸納起來,塔吊倒塌的原因是:

——安裝塔吊上部時,旋轉台隻安放在塔身標準節上端,沒有把上下兩端的銷釘孔用銷釘鎖住固定,塔吊處於極不穩定狀態,為事故埋下了隱患。

——塔吊前臂長29米,隻伸出17.9米,臂重9.8噸;塔吊後臂長7.5米,管重6噸,加上配重22.5噸,共28.5噸。前後臂不平衡,產生了後傾力。

——塔吊處於準備頂升狀態,上下部分沒有用銷釘連接緊,在這種情況下,塔吊隻能承受壓力,不能承受拉力,用9號塔吊(在上)拉10號塔吊前臂(在下),必然產生3個力:向上的拉力使之增加後傾,作用於塔身的推力、旋轉力使後臂往外套架危險的開口處扭轉。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塔吊迅速向南彎折倒塌。這是由於安裝的程序不對,改變了塔吊的受力狀態而發生倒塌,而不是塔吊本身的質量不好而引起倒塌的。

這些小小的細節也許在有些人眼中根本就無足輕重,但正是這些小小的失誤導致了這場大災難。有時一點點的馬虎思想和僥幸心理正是導致許多悲劇的根源。

企業也是一樣,一個由許多人組成的企業是經不起連續失誤的,哪怕隻有1%。由上到下布置一項任務,如果一個人差1%,下一個人又差1%,如此下去,等到真正執行任務的人接到這項任務的時候,恐怕這項任務已經變得麵目全非了,而他執行任務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同樣,當由下向上傳遞一項建議或報告的時候,如果每一層的人都抱著“馬虎湊合”的態度,那麼最後傳遞到最高管理者那裏,這項建議或報告就可能變成了一項對你的懲罰措施。

工作中的馬虎思想和僥幸心理是要不得的!我們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應努力避免陷入這個誤區當中去。像大慶人那樣摒除工作中的馬虎思想和僥幸心理,完善自己的責任意識係統,並不是一個不可實現的夢。有時,我們所缺少的不是技術、設備、流程和理念,而是決心,消滅這種“馬虎”思想的決心。

閱讀思考題:

1.馬馬虎虎的工作態度會給工作帶來怎樣的後果?

2.怎樣克服工作中的馬虎思想?

為石油事業艱苦奮鬥一輩子:

做個忠誠的員工

任何一個團隊都必須有一個核心,每個成員都必須忠誠於核心,這是確保一個團隊不渙散的根本所在。

忠誠是人類最重要、價值最高的美德之一。無論你是一名管理人員還是一個無名小卒,如果你渴望成功,渴望被委以重任、獲得夢寐以求的廣闊舞台,就應當拋棄自己的“外騖之心”,投入自己的忠誠。

在石油大會戰中,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石油職工,為了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為國分憂、為民爭氣,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戰勝了生產和生活上的重重困難,取得了石油大會戰的勝利,為我國基本自給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評價。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不要繼續艱苦奮鬥?

1965年7月,鐵人王進喜在石油工業部政治工作會議上作了題為“為石油事業艱苦奮鬥一輩子”的發言。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國家現在還窮,還沒建設好,石油還沒完全夠用,我一定要艱苦奮鬥一輩子。”“要讓我們國家的石油按6億5千萬人口來算,一年一人合上半噸油。”他還說過:“今後我們要走的道路還長著哩,還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不管困難多大,我們絕不低頭,一定要挺著腰杆子幹一輩子。”

“一定要挺著腰杆子幹一輩子!”多麼鏗鏘有力的豪言壯語。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石油人在用他們對大慶油田的熱愛向我們昭示著他們對祖國的一片赤誠。

作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人士,必須具備忠誠的美德。“一點點忠誠比一堆智慧更有用”,忠誠是人類最重要、價值最高的美德之一。

劉保俠現任管道公司蘭州輸氣分公司澀北首站站長,36歲的他已在一線技術崗位與輸油輸氣管道朝夕相處了13個春秋。他是一名忠誠而執著的管道守護者,在一線技術管理崗位上盡心盡力地確保管道健康無恙。十幾年的朝夕相處,他已將管道視為生命,始終對平凡的工作充滿激情。這份崗位情感,實實在在,真真切切。

從鬆嫩平原的冬雪嚴寒,到柴達木盆地的高原荒涼,劉保俠都一直堅守在管道第一線的技術管理崗位。艱苦的自然環境,沒有削弱他的學習熱情和工作質量,反而使他磨礪出執著堅忍的性格。在林源泵站,他放下架子,虛心誠懇地向工人師傅求教,加倍苦練現場基本功;澀寧蘭管道投產準備期間,他挑戰承受高原反應的極限,用本來就很少的休息時間翻譯了大量資料、編寫了多項操作規程;全線引壓管動火改造,他作為負責施工的組織者,每天超負荷奔波協調,風餐露宿,出色完成任務;增壓工程啟動,為了確保燃壓機組按時正常投運,他主動放棄輪休和出國機會,在澀北首站一待就是8個月。

曾有外國公司聘請劉保俠,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我雖然工作在澀北,但是我的事業早已深深紮根在中國石油這片沃土中了。”

因為忠誠和執著,劉保俠發揚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野戰為榮,艱苦為樂,立足崗位,先後解決多項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以身作則帶動基層團隊積極向上,為管道安全平穩運行,為管道增壓提量,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是新時期基層一線技術型管理幹部的優秀代表,同時也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人才之間的較量,已經從單純的能力較量延伸到了品德方麵的較量。在所有的品德中,忠誠越來越得到組織的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說,忠誠更是一種能力,隻有忠誠的人,才有資格成為優秀團隊中的一員,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王楠是一家網絡公司的技術總監。由於公司改變發展方向,他覺得這家公司不再適合自己,決定換一份工作。

以王楠的資曆和在業界的影響,加上原公司的實力,找份工作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有很多家企業早就盯上他了,以前曾試圖挖走王楠,都沒成功。這一次,是王楠自己想離開,這真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很多公司都拋出了令人心動的條件,但是在優厚條件的背後總是隱藏著一些東西。王楠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是他不能因為優厚的條件就背棄自己一貫的原則,於是王楠拒絕了很多家公司對他的邀請。

最終,他決定到一家大型企業去應聘技術總監,這家企業在全美乃至世界都有相當的影響,很多IT業人士都希望能到這家公司來工作。

對王楠進行麵試的是該企業的人力資源部主管和負責技術方麵工作的副總裁。對王楠的專業能力他們並無挑剔,但是他們提到了一個使王楠很失望的問題。

“我們很歡迎你到我們公司來工作,你的能力和資曆都非常不錯。我聽說你以前所在的公司正在著手開發一個新的適用於大型企業的財務應用軟件,據說你提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建議,我們公司也在策劃這方麵的工作,你能否透露一些你原來公司的情況?你知道這對我們很重要,而且這也是我們看中你的一個原因。請原諒我說得這麼直白。”副總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