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清真認證(1)(2 / 3)

在第三屆論壇,大會討論了大家所共同關心的清真認證國際化問題,最後通過了決議,成立了“國際清真產業聯盟”。與會的代表們一致表示,大家努力促進,最終把清真產業的商品推向統一的規範化和國際標準化。馬來西亞政府正式承認並且支持國際清真產業聯盟通過的決議,並將通過伊斯蘭國家各種國際組織的協作和努力,如伊斯蘭國家會議組織和伊斯蘭國家工商會,協助國際清真產業聯盟成長壯大,向國際標準化發展。

會後,國際清真產業聯盟開展了第一期活動規劃,召開了一係列清真商品技術專家研究會議,製定了清真商品的規格標準草案。這個草案在2009年第四屆論壇上通過,已遞交到伊斯蘭國家會議組織食品法典委員會審核批準。這標誌著全球清真產業日趨走向規範化和統一化的發展之路。

2010年6月,第五屆世界清真產業發展論壇在馬來西亞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清真商品的經營者、伊斯蘭法製學者、國際產業和貿易專家們會聚一堂,認真討論了穆斯林國際貿易麵臨的各種挑戰。他們一致認為,現代的清真商品,不是單純的商品生產和物質交易,而牽涉到最新科技應用、國際商品檢驗和國際法規製度等許多問題。研究解決這些問題是清真商品實現完全國際化目標的必需。

“世界清真產業發展論壇”組委會也首次發布了對全球清真產業結構調整的最新規劃成果,並公布了進行清真產業貿易和清真市場準入的條件。

(三)中國清真食品國際認證

目前,大多數穆斯林國家對中國的清真食品不認可,其原因是中國缺乏可信的清真認證體係。因此,建立中國清真食品標準認證體係,並讓該認證體係得到各國穆斯林認可。這是我國清真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1.中國第一次舉辦了清真食品國際認證培訓

在2008年中國(青海)國際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覽會上,我國第一次舉辦了清真食品國際認證培訓。大會組委會邀請來自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等國國際清真產品認證管理機構的資深專家為與會中方企業介紹了這一領域的先進經驗與管理理念。組織這樣的培訓讓中國的清真食品產業對國際清真食品市場通行的管理和認證標準有了全麵的認識,有助於促成我國企業在這方麵形成統一標準。200多家中方企業受到培訓啟蒙,此次活動意義很大。

2.中國第一個清真食品國際貿易認證中心

寧夏清真食品國際貿易認證中心2009年7月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清真食品認證通則》(DB64/T543—2009)等相關規定,在當地試行開展清真食品認證工作的機構。

鑒於全國尚無同類標準和寧夏出入境貿易的現實需要,由自治區民委、質量技術監督局編製完成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清真食品認證通則》地方標準。《通則》包括適用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與定義、總則、申請清真的清真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資質要求、清真食品原材料的要求、清真食品加工規範要求、清真食品的包裝標誌運輸存儲要求等內容,涵蓋了清真食品生產全過程,從而保證清真食品安全管理符合國際通用的“從農田到餐桌”的整體過程控製理念。

寧夏出台的認證通則所確定的清真食品標準與國際伊斯蘭社會具有“同源、合流”的特點,與各國的標準在基本原則、內容等方麵是相通的,隻是在部分程序方麵存在細微差別,但這些差別能實現“求大同、存小異”的互認合作基礎。

3.中阿質檢合作機製

中國質監總局希望盡快建立中阿質檢合作機製,以協調解決國際貿易中可能出現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糾紛。

因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在清真食品農產品方麵有很好的貿易前景,相互了解清真食品質量管理和進出口措施,通過建立和完善磋商合作機製與溝通交流平台,及時解決雙方貿易中出現的檢驗檢疫、質量標準、認證認可等重大問題,並能在雙方關心的國際問題上相互配合、相互協調,這對於服務中國—阿拉伯聯盟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