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海參崴見聞(1 / 2)

從黑龍江省東寧縣的東寧口岸出境,過寬不到50米的界河,就到達俄羅斯的波爾塔夫卡口岸,車行185公裏就是俄羅斯邊疆首府城市海參崴即符拉迪沃斯托克。

2004年11月15日晚9時40分,乘哈爾濱到東寧的火車經近10個小時的路程,早晨7時到達東寧縣。9時半從東寧口岸出境。

車過界河,中方武警再次驗證放行。一條黃線畫在橋的中央,這就是國境線,跨過這條黃線,我們就進入了異國他鄉了。俄方邊境口岸那種低效使人們遊興降低到冰點,十分掃興。俄方口岸實行一批入境後檢驗完畢離關後才放下一批,而不是連續作業。我們起了個大早,進入波爾塔夫口岸後剛剛開關,前邊已有一輛車上的客人下車排起長長的隊伍等待入關,我們在俄海關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方得以放行。俄方入關要過四道關。先是界河崗亭查驗證照。再是入關查證、安檢。三是出關驗證。經過10公裏無人區進入有居民居住區時的軍方檢查。一個俄軍人站在6米多高的塔台上,持槍站立,鐵絲網旁木板房是驗證的辦公處,一名軍人上車收取護照一一對證。這是第四次查驗證件等。入得這一關口,又在一旁一個像停車場一樣的空曠場地上停車,辦理交通手續。據說要在這裏排隊等候。在這裏又是等待40多分鍾。俄方還給車上派一個俄羅斯姑娘,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導遊講,這個俄羅斯姑娘是俄方導遊,一般沒有什麼工作,如果我們在旅行過程中有什麼問題,由這位姑娘出麵協調。這位俄導,一路上除跟中方導遊交談了幾句外,由於語言不通,一言不語,直到海參崴,中方導遊給付了100元人民幣後離去。這個收入,在俄是比較高的,幾乎相當於一般俄國人一個星期的工資,能從事這種俄導工作,是俄羅斯比較高的收入階層。

剛入俄境,幹枯的草、落葉的樹木在公路兩側蔓延,有一些未收獲的玉米在寒風中搖曳。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末,這裏是兩國對峙的前線,兩國陳兵邊疆,劍拔弩張,曾有不少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的緊張歲月。在俄方境內,10公裏無人區內鐵絲網形成的鬆軟區段,就是為發現和防範雙方人員越境而設置。如今這裏雖是一條和平的邊境,但這裏的設施還在,那些長長的鐵絲網記錄著曾經發生的一切。那廢棄的機械化師的營房已人去屋空,成為殘垣斷壁。還有那看來已經退役的軍車、火槍、飛機在孤獨的寒風中訴說著過去的一切。回眸中方邊境,口岸大樓巍巍壯觀,正在建設的中俄互市區高檔漂亮,以黃色、白色為主基調的現代建築沿河布局,這個邊境口岸所在地的建設規模和檔次與俄方形成大的反差。波爾塔夫卡口岸,這個以俄方境內第一個村莊命名的口岸,幾年前還是一個破舊不堪很小的俄式舊建築,現在的口岸是俄國人用補償貿易的形式請中國人建設的。

汽車在公路上急速行駛,周圍森林茂密,荒地和未開墾土地很多,若是夏天到達這裏,肯定是一片鬱鬱蔥蔥。俄地人煙稀少,幾乎很少看到村莊及行人,偶爾見到的村舍,是公路旁幾棟、幾十棟俄式建築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的,偶爾見到在公路上行走的人,多是中年婦女、兒童。綏芬河,從中國流經俄地,它的2/3在中國,1/3在俄國,河水清澈見底,足見這一帶生態環境很好。公路兩旁有成片的塑料大棚,種植蔬菜等,這些大多是由中國人租地種植的。而在俄國邊疆城市,有不少農產品如蔬菜、水果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就連陝西蘋果等也可在農貿市場上見到。俄羅斯農業勞動力不足,相當一些農民農業現代技術掌握不夠,還不能有效地掌握反季節生產蔬菜的溫室、大棚技術,中國人在俄邊疆區從事農業的人數不少,收益也頗豐。

經過3個多小時車程,我們到達海參崴市。海參崴是蘇聯邊疆區的首府,現在是俄羅斯的東方城市,地位十分重要,它在東北亞地區具有東視日本、南視中國的戰略功能,這也是沙皇俄國18世紀東擴,夢寐以求要將它弄到手的原因。1856年以前,這一地區是中國清朝政府管轄,居住著中國滿族人的前輩女真等民族。1856年以後俄國人采取軍事的、政治的手段,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去了中國150萬多平方公裏的版圖。在海參崴的軍事博物館,一組圓倉式建築物裏,陳列著這一時期的軍事行動圖表,當時的戰爭武器、作戰將領的蠟像等。俄國人清楚地標明,這裏1856年以前由中國清朝管轄,居住著中國女真人,1856年經過談判給了他們。他們說的談判,就是指《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伊犁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強占中國的版圖。俄國人強占這一戰略地區後,采取趕盡殺絕中國人的做法,讓這裏的土著民族亡國滅種。把土著民族驅趕到黑龍江,不走的就槍殺。在海參崴市,有很多俄國包括沙皇時期海軍將領的塑像,以記錄這一曆史上的輝煌(對中國人來說這是曆史的恥辱)。俄國人得到這一戰略要地後將其更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文意為“控製東方”。海參崴是個軍港,在海麵上,可以看到遊弋的軍艦、潛艇。1936年投入服役的潛艇,這個參加過二戰的功臣艦王,放在海參崴的海邊,供人們參觀、憑吊,潛艇內,每任艦長,從這個艦走出去的將帥的事跡,這個艦的戰績,用圖片形式給遊人介紹。上過這個艦的蘇聯將軍、元帥的照片個個英俊威武,向人們訴說著其豐功偉績和輝煌。戰艦旁的小型遊園內,一個長近百米的黑色花崗岩石牆,勒刻著二戰期間犧牲的蘇聯軍人的英名。一個鋼製五角星靜靜地躺在一個用淺紅色花崗岩製作的,傾斜角大約15度左右的斜麵建築物上,一個蘇式軍人的大蓋帽放在斜麵建築物的平麵上,據導遊講,五角星中間能噴射火焰,每逢重大節日,這個紅五角星就噴出火焰(下麵是天然氣噴頭裝置),以懷念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