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時30分到達大阪。參觀將軍府。將軍府是日本曆史上的一位叫豐臣秀吉的將軍建造的,整個府第由40多萬塊石頭壘成,城池建在一個高台上,隨坡而上,進得大門,是一個高大的石頭牆壁。據導遊講,這是迎接將軍的衛兵們列隊的地方。將軍府不大,主要建築是天守閣,有30多米高,建築很有日本特色,紅牆綠瓦,風格獨特。在天守閣一旁不遠處,有一片30多畝的水麵,池旁綠樹成蔭,池內碧波蕩漾。將軍府的園內廣場上,成群的鴿子在覓食,幾個4歲左右的日本小孩在年輕媽媽的帶領下,給鴿子喂食嬉戲,全然沒有想到這裏曾是廝殺和格鬥的指揮部,是戰爭雙方的爭奪地,這裏沐浴在一片和平的陽光下。
2003年9月23日星期二晴
神戶,一座現代化的跨海大橋將海的兩岸連接起來,它叫明世跨海大橋,橋長3995米,屬國際第一位的吊橋,鐵索每柱采取5.23厘米的鋼索,127根為一束六角形,再將290束為一圓柱,直徑1.12米,累計總長4073米,橋自重5噸多(5046噸)。1995年日本大地震時,橋麵尚未建設,震後橋柱偏離原設計1米多。後來橋麵進行了改進設計,兵庫縣在橋頭堡前建設了大橋博物館和公園,方便人們參觀這個人類征服自然的成果和人類現代化科技成果的結晶。站在橋頭堡前,一輛輛跨海車輛魚貫而過,大橋成了海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橋頭還有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在此工作的舊址。日本政府在此修建了博物館(移情館),供人憑吊這個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日本人也把這座博物館稱做中國國父博物館,館的主體建築是六邊形,日式頂,博物館與大橋公園為一體,草坪、鬆柏相映,到日本來的中國人,大多都要到此,觀現代科技之成果,緬國父中山之豐功偉績。
白鶴清酒釀造博物館,坐落在一個花園式的建築群裏,主要是將400多年前日本人釀造清酒的傳統工藝過程用蠟像形式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整個博物館分兩層,是傳統的日式建築,一樓主要表現釀酒中的製曲、發酵等傳統工藝,二樓是產品及銷售資料等。在博物館裏,還銷售著在博物館旁邊、一個現代化清酒廠生產的清酒。在這裏,曆史在展現,現實在輝映。當看完400年前的清酒生產過程,再品嚐著現代化工廠釀造出的清酒時,同行者已有3-5人,每人購買了5-6瓶清酒,要帶回國內送給親朋。我國釀酒有3000多年曆史,名酒眾多,享譽國內外,在弘揚國粹、發展今天上,我們是否能從日本人的做法中啟迪出一點什麼來,像這樣的事,在日本幾乎每天都能碰見。
六甲山牧場是一個以畜牧養殖為主的高山牧場,日本人把它建成一個港灣樂園的一部分,成了一個高山旅遊度假中心,把畜牧業和旅遊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雙贏。“吃穀物、喝啤酒、聽音樂、吃茶葉”的生態牛奶、肉牛成了這個度假村的名片,用這種方法生產出來的牛奶、加工出的牛排市場上售價高得出奇(據說1公斤神戶牛排達1.2萬日元),創造了科學的神話。牧場圍欄建設得很規範,草地、草坪整潔,道路通達順暢,畜牧養殖的整個生產及畜產品的加工過程供遊客們參觀。這裏生產出的牛奶、奶酪、羊皮、羊毛及製品銷售很火爆。大凡到六甲山牧場旅遊的人,都要買這裏的產品。這裏真正實現了觀光農業,實現了畜牧業與旅遊業的互動發展。
2003年9月24日星期三雨
早晨起來,天就下著小雨,這是在日本考察期間下的第一場雨,雨越下越大。10時,我們離開賓館,去大阪機場,準備從大阪離開日本去韓國漢城。50分鍾的行程,我們在一片煙雨蒙蒙的大雨中行進。大阪機場是填海建的機場,按照慣例,填海建機場要等填海後的十年方可建設。日本人性急,隻等了七年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建設。為了達到技術要求,日本人采用了計算機監控和掌握的沉降技術。機場設計采取了國際公開招標,在眾多的方案中,意大利設計師的方案中標。整個機場的設計圖案像一個飛機的剖切麵,機場候機廳寬敞,高速路直通機場四樓,旅客可直接到四樓辦理手續。一至三層主要是購買、就餐、進港控製中心,四層是出入關手續,12時40分辦完海關手續登機,1時10分起飛,經過30分鍾飛行到達韓國海域上空,進入韓國近海時,雨過天晴,天高雲清。2時43分到達漢城仁川機場,就是朝鮮戰爭(韓國人稱為韓戰)期間著名的美軍仁川登陸的地方。韓國導遊是個華裔人姓邢,我們叫他邢導,祖籍中國山東,在韓國已有四代100年的曆史了,他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我們的交流就方便多了。
在漢城參觀的第一個點是總統府。總統府坐落在一個小山旁,建築並不雄偉,主調是青灰色,旁邊有一青色琉璃瓦的建築物,所以,韓國人把他們的總統府稱之為“青瓦台”。總統府的建築為歇山式、二層,整個建築掩映在綠樹之中,周圍是草坪。總統府建築物前是一個大的廣場,廣場中有一組雕塑群,中心是鳳凰,鳳凰在韓國是權力的象征,雕塑是圓型,四周有四組反映父母與子女以及祈求和平的人物,有噴泉流水相配。總統府前除了有警察站崗巡邏外,還有青年自願者遊蕩。遊客可以在總統府前的廣場、雕塑前拍照。
韓國受中國文化影響很深,在韓國大街上遛達,文物商店裏的古跡古玩,與北京的相差不多。出土的石獅子、青銅器與我們如出一轍。韓國地陪導遊姓邢,祖籍中國山東,在韓國已4代,100多年了。他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韓導講,中韓兩國同種同文,連出生嬰兒的胎記都相同。在韓國故宮、王陵參觀,用導遊的話講,韓國曆史,如果不與中國曆史合寫,那就寫不出來。韓國有自己的文字才500多年,韓國文字借鑒了漢字,創造韓文字的人,第四代國王世宗成了民族英雄,其肖像印在大麵額的韓幣上。韓國曆史上的高句麗、高麗王國連史書都是用漢字寫成的。現在門店招牌除了韓文,還有不少是用漢字書寫。韓國經濟對中國的依存度很大,海產品相當一部分是中國大連、青島等地提供的,韓國的工業品,特別是電子工業品在中國市場上占有較大份額。
2003年9月26日星期五晴
24日到達韓國首都漢城,稍作休整後,今天到天安市考察天安畜產業協同組合組織,組合長金宗秀等接待了我們。韓國農協是根據《農業協同組合法》於1961年在原農業協同組合和韓國農業銀行合並的基礎上建成的,是由農民出資、代表農民利益的互助合作組織,為農民提供生產、流通、加工、技術、信用、保險等係列化服務。韓國有1404個基層農協,農協會員200多人,占到全國農戶90%以上。還有28個農產品聯合銷售中心,一個農民手工藝品批發中心,3個海外辦事處(東京、紐約、北京)。我們考察的天安畜產業協同組合組織成立於1954年7月10日,會員1729名,主要搞資金融通,為會員借貸,搞有關技術服務。協會有常任組合長1人,非常任理事7人,非常任監事2人,代議員55人,協會總資金31’69億韓元,借貸出2406.17億韓元,協會經費靠借貸利息、技術服務收入。協會從事一般性技術指導,如防病治病、防疫,還有改良品種、人工授精、乳牛生產技能鑒定、售賣檢疫、組織拍賣、防疫藥品采購、農資供應、飼料加工、會員培訓、畜牧保險、災害補助金發放、協會成員收益分配及子女助學金發放。農協有先進的牛乳成分鑒定機器設備,不同農戶不同乳牛的乳品成分通過電腦迅速鑒定出來,指導農戶科學飼養。農協從荷蘭進口先進的檢測設備,共用5.5億韓元,道政府補助40%,市政府補助40%,農協支付20%,這台設備,能從一點牛奶液的電腦分析化驗顯示出遺傳性能和健康狀況,並通過農協網通知到農戶。這個20多平方米的檢驗所,檢驗奶牛15.4萬頭。協會對每個會員都建有檔案,實行動態科學管理,每農戶乳牛鑒定結果公布於眾,形成監督。經鑒定後科學飼養的農戶每頭乳牛平均年產奶9258公斤,而未參加鑒定的農戶為7014公斤,鑒定比不鑒定農戶多2000多公斤,顯示出了科學技術在乳牛飼養上的重要作用。協會有自己的辦公場所,3層的樓房,有2000多平方米,一樓產品展銷,二樓是辦公用房,三樓是會議室,協會經營有盈餘。
在協會的安排下,我們參觀了會員沈上望夫婦的奶牛飼養場。
沈上望夫婦是一對30多歲的年青人,飼養100多頭乳牛,飼養的現代化水平較高。飼養場裏有現代化的飼草飼料機械,青飼料幹燥後堆成高大的垛群。牛舍外的活動場有遮陽設施,可以升降調節,擠奶有現代化電子設備。每個牛的脖子上都有一片電腦芯片裝置,不但記錄奶牛每天的增重、吃料、擠奶等時間數量,而且可以發出指令,讓奶牛在需要時自己到補飼機前,吃到定量時停料,而且監視著牛的生理和進食及健康狀況,就連牛需要進食飲水等都有電腦發出信號,指揮其科學飼養,足見其畜牧業現代化水平之高。
2003年9月28日星期日晴
昨天,觀光光州佛國寺。11時到達釜山,觀光龍頭山公園,晚住釜山國際飯店,今早9時30分,去釜山金海機場,因電腦故障,原定下午2時20分起飛的航班推遲到今早9時30分。4時50分到上海浦東機場,結束了為期兩周的日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