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雨鞋夢(2 / 2)

一塊比鞋底稍寬大的小木板上鑿四個方孔,按上四條三寸左右長向外稍張開的腳,像個小凳子。上麵用寬布帶子將布鞋的前後部綁緊,就可穿用。哥哥扶我在院子裏練習了半個小時,我就掙脫了哥哥自個在雨中“享用”了。穿泥梯鞋不沾泥,身子高了,腿變長了,比起布鞋和草鞋在雨天行走,舒服多了。穿上泥梯的第一個中午放學,不知我走技尚且不高,還是什麼東西絆了一下,我給摔了個狗吃屎。一個黑色的小石子刺進膝蓋骨的肌肉裏,流血和疼痛將穿泥梯的感覺和榮耀一掃而光。出師不利,對泥梯的感情驟然下降,隻有對雨鞋的渴望與日俱增。

15歲時,我在縣城上高中,學習成績在學校還小有名氣。田徑賽場也很風光,連續在校短跑項目中奪魁。“咱們的短跑冠軍不能穿布鞋比賽呀”,同學們勸我買上一雙當時頗為流行的膠底、帆布麵的白力士運動鞋。這一奢望剛向父親挑明,父親卻頭也不回地走了。是啊,每月上學花7-8元,大多是爹爹借來的,哪有錢買白力士鞋?這個奢望就這樣擱淺了。

高中要畢業的那年春天,父親的高血壓、哮喘病越來越重了。

一個星期六的傍晚,從縣城回家的我,被父親喚到床邊,父親吃力地摸著我的手說:“娃呀,十五六歲了,連雨鞋都沒穿過,上次要買的白力士鞋,也沒買成。不要責怪我,咱窮呀!我快不行了,我死了,按咱這裏的風俗,你舅舅會給你送白鞋穿的,現在社會發展了,時行送白力士鞋。送來,你穿吧,這樣,也就算了了爹爹一場心願。”望著父親蠟黃的臉龐,我哭了。“我不要雨鞋,要爹爹……”兄妹幾人的淚水、哭聲交織在一起,回蕩在渭北高原。

爹爹走了。舅舅也沒有送來白力士鞋,連白布鞋也沒有送來。

隻有那雙深沉沉的眼神。母親說:“孩子,原諒舅舅吧!他們的光景也強不過我們多少。”

童年、兒時的雨鞋夢就這樣結束了。

後來上了大學,進城工作。說不清是城市寬闊的路麵並不泥濘,還是不想再圓兒時的夢,我一直沒有買雙雨鞋穿。

女兒剛滿月,嶽父、嶽母、姐姐、哥嫂大老遠地送來布鞋、皮鞋、棉鞋、涼鞋、拖鞋等。女兒剛蹣跚學步,一雙價值20元的運動鞋又放在桌上,每當天上滴起雨星,妻子就嚷嚷著找雨靴,看著女兒穿上,送到學校。也就是在這時,眼前和腦海中總浮現和幻覺出兒時光著腳丫在泥水中行走的影子。侄子從鄉下來,我急切切地先問鄉下孩子腳上穿些什麼。“雨天雨靴,晴天布鞋或球鞋,夏天涼鞋,冬天棉鞋”。侄子倒豆子似地講述了如今農家孩子穿鞋的變遷。是啊,農村改革給農民鋪就了一條致富路,如今農村人變樣了。從孩子們的身上,再也找不出我們那個時代的影子了,雨鞋夢在他們身上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