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中國在世界排名的變化(1 / 2)

力量的大小總是相對而言的,隻有在國與國之間相比較的過程中,才能不僅考察明白自身實力的狀況,而且更好地了解其在國際中的影響到底如何。

世界排名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對不同的方麵進行排名。現從以下角度進行比較分析,從中了解中國綜合國力在世界排名的變化。

一、總體實力的排名

目前世界上對一個國家總體實力的考察方法有多種,最主要的一個是綜合國力的排名,一個是聯合國關於各國人文發展水平的評價報告即“哈克報告”,還有世界經濟論壇關於國際競爭力的排行榜。

(1)按照前麵已涉及到的國內“綜合國力動態方程”測算的結果,看一下中國的位次。

(2)聯合國發表的關於各國人文發展水平的評價報告,是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提出的一係列報告的第一份,它以人文發展指數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準,而人文發展指數則包括人的健康、壽命,提供教育的機會和生活水準三個方麵。報告把人文發展指數應用於130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國家。

(3)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和瑞士洛桑國際管理與發展學院共同公布的1995年世界競爭力評價報告,在參評的49個國家中,中國國際競爭力整體排名第34位。在參評的24個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非OECD)國家中,中國國際競爭力排名第13位,在參評的轉型國家中,中國排在第一位。

二、主要經濟指標的世界排名

中國的對內經濟體製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給中國經濟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中國經濟各領域取得的成就都令世界震撼。下麵是我國目前居世界前十位的主要社會經濟指標及其發展變化情況。

(1)中國人口居第一位,國土麵積居第三位。

1996年,我國年均人口總數達12.176億,居世界第一位,約占全球總人口的21%。人口總數排在中國後麵的5個國家依次是印度(9.4億)、美國(2.7億)、印尼(2.0億)、巴西(1.6億)和俄羅斯(1.5億)。

中國國土麵積為960萬平方公裏,約占世界總麵積的7%,排在俄羅斯(1708萬平方公裏)和加拿大(997萬平方公裏)之後,居世界第三位。排在中國之後的3個國家依次分別是美國(936萬平方公裏)、巴西(851萬平方公裏)和澳大利亞(771平方公裏)。

(2)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七位。

199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976億美元,超過了西班牙(5586億美元)、加拿大(5689億美元)和巴西(6881億美元),由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第七位,分別占世界和發展中國家的2.5%和12.9%;199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仍居世界第七位,但經濟總量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逐步縮小。排在世界前六位的國家是美國(69520億美元)、日本(51085億美元)、德國(24158億美元)、法國(15361億美元)、意大利(10869億美元)和英國(1105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