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廣播影視業形勢喜人(2 / 2)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廣播電視對外宣傳的力度逐步加大,對外宣傳渠道和領域不斷拓寬,節目內容日趨豐富,加強了針對性,提高了宣傳效果,為創造有利於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國際輿論環境和吸引外資,促進中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進一步加強對港、澳、台、僑的宣傳,推進與港、台、海外廣播電視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分別開辦了對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宣傳的廣播電視節目。

目前,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有38種外語和5種漢語方言節目,英語、華語節目基本覆蓋全球。1997年,收到161個國家來信65萬封,創造了曆史最高紀錄。中央電視台的國際頻道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播出,覆蓋了世界98%的地區,正在逐漸進入西方主要國家的主流社會。

在經濟建設中,廣播電視的作用日益突出,許多電台、電視台直接麵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開辦了一大批有關欄目。如廣告宣傳、商品直銷、購物指南、信息谘詢等等。這些欄目的設置,不僅在提高產品知名度,開拓產品技術市場方麵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加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溝通,密切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聯係,促進經濟快速發展諸方麵均產生了獨特良效。

總之,廣播電視已不隻是人們了解時事政治、休息娛樂的工具,而且成為人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商品信息、黨和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對話交流的重要途徑,成為中國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橋梁和通道。

電影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麵。20年來,我國廣大電影工作者認真貫徹黨的基本方針,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經過艱苦努力,創作了大批思想深刻、藝術精湛、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優秀作品,在弘揚主旋律,謳歌真善美,鑄造民族魂方麵起到了巨大作用。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廣播影視業在質和量上均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與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新形勢下,遇到了許多矛盾和問題,如事業的發展不平衡,節目製作能力還不很高等。為了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廣播影視部製訂了“九五”計劃。“九五”時期,將認真落實江澤民提出的“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任務,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深化廣播影視業各項改革,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努力提高節目質量,力爭到本世紀末,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質量有更大改觀。

“九五”計劃又為我國的廣播影視業勾畫了一幅動人的宏偉藍圖。在這一計劃指導下,通過廣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廣播影視業必將奔向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