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科技市場的正常運行,我國的科技立法工作大大加強。1985年4月,《專利法》開始實施;1987年11月,《技術合同法》正式實施;進入90年代後,又有一係列有關新法問世。如《著作權法》、《科技進步法》等。1992年7月,我國還加入了《世界版權公約》。這些法律的出台,承認了科技、藝術品的商品價值,適應了80年代以來科技市場形成知識商品化的需要和科技文化方麵有效開展國際交流的需要。
科技人員管理製度方麵:合理的人才流動會使人才增值。實行科技體製改革以來,我國對科技人員的限製大大放鬆了。國家本著“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原則,允許他們業餘兼職或自己開辦科研生產性事業。於是,在我國科技體製改革的大潮中,一大批民辦科技機構,科技企業應運而生。這是一個全新的事物。自從8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陳春先拋掉鐵飯碗,創辦了全國第一家民辦科技實業機構—北京先進技術服務部以來,全國各地先後有為數眾多的科技幹部走出國營單位,開辦民辦科技事業。目前,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已達5萬多家,它們均采取“自願組合、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方針,以市場為依托,以科技為依托,實行科研、生產、銷售一體化,將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產品推向市場,並在市場和產品的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
此外,在科研單位內部,實行了改技術職稱製為技術職務聘任製。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後,各單位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逐步趨向合理化。對有效地組織科學技術活動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四、科技成果舉世矚目
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的科技工作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科技事業得到蓬勃發展,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民族的振興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980年,向太平洋發射第一枚運載火箭成功,大大振奮了人心;1981年,我國最先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標誌著我國在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方麵已居於世界先進地位;同年,我國成功地運用一枚運載火箭發射了3顆衛星,成為蘇美法之後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
1988年,聞名於世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八五”時期,我國又成功地發射了15顆人造地球衛星,並能使衛星成功地返回地麵,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掌握回收技術的國家。目前我國的衛星技術已廣泛用於國土普查、地質調查、石油勘探、環境檢測等,尤其是通信衛星使電視、廣播、通訊實現了對全國的覆蓋。
5兆瓦低溫核供熱反應堆建成並運行,秦山、大亞灣核電站建成發電,原子級操縱和原子級加工均居世界前列。高溫氣冷堆和快中子增殖反應堆、人工晶體、儲氫材料等的研究開發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植物基因圖譜研究、動植物轉基因技術、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等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國產“銀河”111巨型計算機於1997年研製成功,使“銀河”巨型計算機向量運算從最初的每秒1億次提高到130億次。
1997年,我國自行研製的6000米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洋底探測設備。它的研製成功,為下一世紀我國進軍海洋,開發海洋資源提供了技術手段和工具。
1997年,世界首台旋轉式伽瑪刀在我國研製成功並獲準進入國際市場。這對我國大型醫療器械出口來說還是第一次。
這些輝煌成就標誌著我國在空間技術、計算科學技術、原子能、高能物理、通訊技術、生物科學等一些高科技領域已達到或接近國際水平。據統計,1979年以來,全國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約34萬項,其中獲獎的達7700多項。
為了鼓勵發明創造,並促進其推廣和應用,積極保護發明創造者的權益,我國於1980年成立了國家專利局。1984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並於1985年4月開始實施。《專利法》實施以來,進展順利,成效顯著。1997年全年,我國專利局共受理三種專利申請114208件,創曆史最高紀錄。其中國內申請90071件。占當年總量的78.8%;國外申請為24137件,占當年總量的21.2%。在全部專利申請中,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為50129件,占43.9%;發明專利申請為33661件,占29.5%;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為30413件,占26.6%。從1985年《專利法》實施到1997年底,三種專利申請總量已達739517件。僅1997年,我國專利局共批準三種專利50992件,其中國內專利46389件,國外專利4603件,在全部專利中,發明專利3494件,實用新型專利27338件,外觀設計專利20160件。
截至1997年底,三種專利授權總量為362988件。《專利法》的實施對挖掘和利用我國豐富的智力資源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2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的科技實力不斷增強,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整個科技事業發展迅猛。但是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整體水平還有很大差距。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力杠杆。當今世界各國的競爭,歸根到底仍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為了實現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我黨已經把科學技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並確立了“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措施,也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必由之路。
在悠久的科技史上,中華民族曾譜寫了光輝燦爛的篇章;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的科技事業必定會再創曆史的輝煌,展現出新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