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國資本市場改進的意見
(一)加強信用度建設
企業的信用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企業要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首先必須從自身建設做起,嚴格遵守募集款項的資金投向問題;杜絕財務造假、通過暗箱操作或誤導的方式獲利;對上市公司的審批增加信用度評價的環節。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暴露許多問題是因為中介機構的信用缺失,所以一方麵應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管,注重培養信用能力和水平,加大對中介機構的違法操作、暗箱操作及不作為的懲處力度;另一方麵,中介機構應將服務對象的信用水平作為開展業務的重要出發點,重視服務對象的信用評級。
(二)加強投資者的保護力度
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參與者,是資本市場充滿活力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Laporte等4位學者將法律因素納入到資本市場的研究中,其一係列研究證明一國投資者的保護程度越強,資本市場的發展就越好,而且歐美一些成熟的資本市場,其國家都有完善的投資者權益保護法,所以我國的相關政策製定部門應加強這方麵的法律法規建設,對投資者的損失補償方式及被投資單位應承擔的責任等通過立法加以明確,使投資者對資本市場充滿信心,進而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
(三)完善公司上市、退市及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法規
我國應適當放寬市場準入的條件,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使更多的公司進入資本市場,滿足其融資的需要;同時還需建立上市公司退市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對ST公司的監管力度,杜絕炒作、借機粉飾財務報表的行為。
(四)調整市場結構,培養長期持股者
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我國持流通A股的自然人占比達26.5%,企業法人占57.9%,證券基金、社保基金、保險機構、信托機構等機構投資者占比達15.6%,其中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在市值中占比例不到5%,而在歐美等成熟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所占市值達70%,由此可見我國的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不平衡現象嚴重,造成資本市場中的追漲殺跌現象,嚴重影響了資本市場的穩定。所以我國應推出更多安全、高回報的金融資產,大量吸引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證監會同時製定相應的符合機構投資者市場準入條件、收費體係、評價機製等更靈活的製度安排。
(五)加強培養具有實力的中介機構
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包括: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對於聚攏社會閑散資金、發掘上市資源、促進資本市場運作、加強投資者的教育、提高財務信息的披露質量等方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中介機構呈現散、小、弱的現象,這不利於中介機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我國鼓勵行業通過兼並重組等途徑提高綜合實力。充分發揮會計師、律師“守夜人”、“看門人”的作用,同時加強中介機構的監管,並發揮行業內部相互監督的作用,支持質量高的中介機構做大做強,另外中介機構要積極汲取歐美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實行走出去的方針,有效提升境內資本市場的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董鋒,韓立岩.中國股市透明度提高對市場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6,(5).
2.陳醒.資本市場要保護好投資人利益[J].國際金融,2012,(4).
3.汪煒,蔣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與資本成本[J].經濟研究,2004,(7).
作者簡介:
孫偉娜,女,青島理工大學會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劉龍海,男,青島理工大學,教授。
楊成文,男,青島理工大學,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