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政策性糧食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問題及對策(1 / 3)

淺析政策性糧食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問題及對策

中儲糧之窗

作者:李敏

作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主力軍,政策性糧食企業擔負著“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的重任。如何在執行政策、服務經營的同時,規避資金風險、實現穩中增效,是當前政策性糧食企業財務管理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結合政策性糧食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和建議。

一、現狀與問題

長期以來,糧食企業各級儲備糧占用資金由政策性銀行全額貸款,輪換按下達的計劃操作,既沒有最低價及臨儲糧油收購,也很少進行商品糧的貿易經營,企業所管控的資金量小,潛在的風險和效益也相對較小,因此,糧食企業普遍不重視營運資金管理。近年來,隨著政策性糧食收購的開展及購銷業務量的不斷攀升,企業營運資金大大增加,如何防控資金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已成為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共同麵對的一道難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政策性糧食監管力度不夠,庫存糧權存在風險

為保護農民利益、調控市場、平抑物價,從2006年開始,國家出台了最低價糧食收購政策及國家臨時儲備糧收儲政策。在國有糧食企業自有倉容不足的情況下,為充分解決農民賣糧問題,各地多采取外租倉收購的方式,大量的資金以政策性糧食庫存的形態長期占用。如監管不到位,極易發生“擅自出庫”、“數量短少、質量不符”等問題,最終將造成資金損失。

(二)盲目擴大購銷業務量,營運資金風險評估不足

糧食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經營,擴大購銷業務經營量,使用高額的經營性貸款,同時,預付款和賒銷款的發生額也有所增加。在這種形勢下,營運資金出現了幾個風險點:一是應收款項壞賬風險;二是償債能力風險;三是商品糧存貨儲存風險。企業應在業務發生前,充分評估相關風險,謀定而後動。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購銷業務未經過充分的論證,盲目操作導致預期利潤無法實現,到期無法償還貸款本息。有的企業對客戶信用未經過認真調查,輕易做出賒銷決定,或對往來款的管理不夠重視,導致應收款項催收不及時,影響營運資金的周轉。

(三)與預算脫節,未來資金需要量測算不準

營運資金高效運行的前提是資金籌集和使用的相互配合,隻有準確的預計未來業務經營所需資金量,才能按需籌資,既保證資金供應又節約籌資成本。但目前企業的資金計劃普遍偏差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與業務預算相脫節,資金需求時點和數量均難以把握。業務人員在編報下年度預算時,沒有認真分析市場論證可行性,隨意性較大,導致實際業務與預算相差甚遠,對應的資金計劃也無法準確上報。尤其在集團對資金集中管理的方式下,成員單位的資金計劃偏差具有累加效應,最終造成資金管理中心調度困難,要麼預留頭寸過大增加籌資成本,要麼頭寸緊張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四)忽視貨幣的時間價值,存貨周轉率有待提高

財務管理要求計算貨幣的時間價值,貨幣資金周轉期越長,企業對外融資需求就越大,資金成本就越高。目前,政策性糧食企業庫存周期較長,占用資金成本較高。所以,為加速資金周轉循環,應縮短存貨周轉期或減少存貨占用,加快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盡量展延應付賬款,企業變現能力將大大提高,風險降低,利潤增加。

二、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資金風險管控

1.加強業務管理,控製存貨風險。糧食企業資金流的特點是金額大、周轉慢,相當比例的資金占用在糧食的庫存環節,故實物的監管缺失極易形成資金風險。因此企業應建立完善的風險防控機製,從業務的源頭做起。(1)防範合同風險。糧食企業應充分重視合同風險,建立並執行規範的合同管理辦法。由業務部門建立客戶檔案,進行客戶資信調查並草擬合同,綜合部門對合同法律條款進行審查、財務部門對結算開票條款進行審查後交分管領導審核把關,最後由法人代表或其代理人簽訂合同。對於重大合同,還應由企業法律顧問把關,並經辦公會議集體討論決策。(2)規範審批流程。合同簽訂後,應嚴格執行相關條款,控製預付款的比例。在合同執行過程中,規範資金使用審批,由經辦人提供入庫單證、發票並簽字確認進度,部門負責人及分管領導審核,法人代表審批後,財務方可付款。大額資金使用、重大籌資還應經辦公會議集體決策,按規定程序報上級審批後實行。確保按收購或采購進度付款,資金與糧食庫存匹配。(3)加強庫存監管。糧食企業的資金通常轉化為庫存的形式,因庫存性質的不同,會有不同時間長度的實物形態占用。如最低收購價糧及國家臨儲糧按照政策要求,在糧食批發市場掛牌拍賣,儲存時間短則數月,長則數年。商品糧出入庫則由企業視市場情況而定,一般資金占用也在三個月以上。大量的存貨占用,尤其是外租倉儲糧,客觀上帶來了相應的資金風險。因此,無論是何種性質的糧食庫存,企業都應高度重視實物監管工作,確保糧權明晰,數量真實,質量合格。對於政策性糧食收購,應嚴格執行收購政策,由糧食局、農發行、貸款主體企業共同進行監管,落實保證金製度,實現市縣級聯合擔保。同時,收購期間派出監管員駐庫監管,負責上報收購進度及監督資金使用情況。收購結束轉為保管期間應成立監管巡查小組,至少每周到庫巡查一次。對於外租倉收購儲存商品糧,重點要明確糧權,無論是整批采購還是委托收購,要求單倉儲存,整倉簽訂糧權確認書,防止出現“一女二嫁”的現象。租賃民營企業倉庫進行收購的,要堅持“自收、自儲、自管”,派出保管人員駐庫全程監管。租賃合同中應簽訂保證金或抵押擔保條款,至出庫結束方可退還或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