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公司利用電子銀行承兌彙票融資方案設計
理財視點
作者:辛奉來
摘要: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一些企業融資成本逐漸加大,通過關聯企業開立承兌彙票融資會降低融資成本、減少財務費用,增加企業利潤。本文通過具體案例加以說明。
關鍵詞:電子承兌彙票融資方案設計
[案例]
C公司為A集團子公司,其主要業務分為煤炭、電力、鐵路運輸、商貿等板塊,各板塊之間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各板塊及層級關係如下圖所示:
為加強資金管理,A集團成立了財務公司,同時在子公司C本部成立了內部銀行。
在A集團生產經營工作中,子公司C的煤炭板塊及鐵運板塊為孫公司的電力板塊及商貿板塊提供原材料及運輸服務,每月實際貿易額度約10億元,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及企業內部控製製度要求,子公司C與孫公司簽訂年度貿易合同,開具增值稅發票並通過內部銀行及財務公司以銀行存款結算往來款項。
受宏觀經濟影響,C公司整體盈利能力下降,各板塊內部盈利狀況存在較大差別,預計C公司未來三年內整體嚴重虧損,存在較大資金缺口,缺口約10億元。為此預計需要向銀行申請三年期借款約10億元(年利率6.15%、信用借款)。經測算,C公司每年需為10億元借款負擔財務費用約6 150萬元。
為降低財務費用,減少虧損,展現企業的管理水平,現嚐試設計新的融資方案,即通過電子銀行承兌彙票(以下簡稱“電票”)貼現解決資金缺口,滿足C公司的資金需求。
[融資方案]
1.利用電票融資方案設計。通常,孫公司每月需用營業收入所得的銀行存款支付C公司原料款等款項約10億元,為滿足C公司資金需求,C公司改變孫公司的付款方案,將孫公司收到的銀行存款存入C公司內部銀行,同時由孫公司開立電票支付給C公司,C公司貼現後獲得銀行存款,彌補資金缺口。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09年發布的《電子商業彙票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9]第2號)所述,電票所體現的票據權利義務關係與紙質銀行承兌彙票沒有區別。電票的出票、保證、承兌、交付、背書、質押、貼現、轉貼現、再貼現等一切票據行為均在電子商業彙票係統上進行,可大大提升票據流轉效率,降低人力及財務成本,有效提升金融和商務效率。電票最長票期從6個月延長至1年,最大票額從1億元放大至10億元,流動性好、短期融資能力強,非常有助於集團企業降低財務費用。電票的貼現利率是在人民銀行現行的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進行上浮,貼現的利率是市場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但最高不能超過現行的貸款利率。
2.融資方案設計。A集團財務公司擁有電票管理係統,可以為集團所屬企業開立電票,單筆最高金額10億元,期限最長一年,無需繳納承兌保證金。根據有關規定,A集團孫公司可以通過財務公司向C公司開立電票,C公司可以將收到的電票向財務公司申請貼現,也可以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向商業銀行申請貼現。財務公司自有資金不足時,可以將此電票向其他金融機構申請轉貼現或者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