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實引入權責發生製原則,真實反映固定資產價值
在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中,經濟業務的發生和貨幣的收支不完全一致,即存在著現金流動與經濟活動分離的現象,由此產生了兩個確認和記錄會計要素的標準,一是根據貨幣收支作為收入、費用確認和記錄的依據,稱為收付實現製。目前行政事業單位采用該方法作為記賬依據。二是以取得收款權利、付款責任作為記錄收入、費用的依據,稱為權責發生製。
為進一步規範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2012年12月財政部對《事業單位會計製度》(財預字[1997]288號)進行了修訂,並要求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事業單位會計製度將權責發生製切實應用在固定資產核算中,一方麵,根據資產原值和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從而反映固定資產損耗程度和淨值,並對資產價值的減少進行確認,促使管理者考慮固定資產使用成本和持有成本。權責發生製能夠促使報告主體嚴格按照資產定價程序及資產認定要求確認固定資產,提供高質量的固定資產信息,使管理者更好地對固定資產進行維護,對過剩資產、毀損及陳舊資產做出最佳決策,為采購提供依據。
另一方麵,新《事業單位會計製度》注重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的區分。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擴大,新建、改建、擴建或大型修繕不斷增多,“固定資產”科目已無法滿足全部核算要求,使用“在建工程”科目也已提上日程。“在建工程”科目可以核算事業單位為建造、改建、擴建及修繕固定資產以及安裝設備而進行的各項建築、安裝工程所發生的實際成本。待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時,按照建築工程所發生的實際成本,將“在建工程”科目數額轉入“固定資產”科目,以增加固定資產實際數額。
固定資產核算采用權責發生製相對於收付實現製,能更全麵地反映固定資產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資產計價從收付實現製到權責發生製的過渡會麵臨很多障礙,例如,資產使用年限如何確定,折舊費如何正確計算,市場價值增值時如何重新計量固定資產價值,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如何適應等。或許正因為存在以上困難,目前,新《事業單位會計製度》在我省仍停留在學習培訓階段,未真正落實。筆者相信,在2014年固定資產采用新的核算方法後,將更有利於規範固定資產管理,維護固定資產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賈小霞.會計集中核算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對策[J].現代商業,2010,(14).
2.嚴英.集中核算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農業會計,2010,(12).
3.楊珂.論畢節地區會計集中核算後的國有固定資產管理[J].畢節學院學報,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