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那麼大的動靜,肯定會引起大夥兒的關注。
尤其當主角還是五爺的時候,本來應該趕著去自家地裏收麥子的很多人,紛紛都放慢了自己的腳步。
“六叔,你是五爺的兄弟,要不你去問問是怎麼回事兒?”
吳家村三十年來都沒有出現過短工這種人,今天村子裏居然有了短工,怎麼不讓人覺得驚奇呢。
“我可不去,你要是好奇啊。你自己去吧。”被稱作六叔的男人,對著五爺那邊瞥了一眼後,加快了自己的腳步。
他才不想知道,他的堂哥究竟做了什麼呢。
雖然很多人心中自我安慰,說短工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也沒有必要多看。
可每個人的眼睛還是控製不住的往那些短工身上撇去。
要到五爺的麥田啊,需要經過村長家。更好村長就在家門口抽煙。
“五爺,趕早兒原來是接短工去了啊?”村長心中大概是明白了,昨天梁憐君出門是幹啥去了。
但他也隻是旁觀,而打算說破。
“村長早。”
五爺跟村長問好,帶著短工繼續往麥田走。
兩家之前就是說好的,這一家五個短工。吳二家的麥田比五爺家的麥田總的來說,是要少那麼一點的。
所以,最後第四天的時候,十個短工都幫五爺收麥子就行。
“你們跟著吳二去吧。剩下的人就跟著我走。”
短工們脖子上掛著一塊幹布,是用來擦汗水的。
是個短工都是穿著短袖的長褂,腰間紮著一根長巾是用來別彎刀的,腳下是做農活穿的硬底鞋,有些短工的鞋麵都破了,甚至可以看見腳指頭。
規矩是已經說好的,茶水是管夠的。
雖然不提供中午的那一頓吃的,短工們自己帶吃的饃或者是幹糧,但五爺和吳二都說好了,一家給短工準備一些熱湯。
農家基本上都是一個樣,湯也不過就是將菜地裏的那些青菜葉子摘下來,洗幹淨之後放在鍋裏,舀上水放點鹽連油都不用放,等青菜熟了這湯也就好了。
要是講究一點的呢,從地裏摘上一把青蔥,然後切成段最後把湯裝好的時候,撒上一把青蔥,這湯也就成了。
雖然是簡陋的湯,可是也算是五爺他們的一點心意了。
整個吳家村都陷入了一種忙碌中,村裏的學堂雖然還在開課,可吳風教的也隻是一些年歲小的。
年紀上了十歲的孩子,有的幫著家裏幹活了,有的不幹活也少不得要往地裏送吃的,或者照看家裏收回家的麥子。
劉嫂子的家一個月前就已經修好了,可當時因為太濕了,住人還是不太行。所以劉嫂子就又在吳風家呆了一段時間。
現在劉嫂子要給新家收拾整理一番,芳姨家有一籠雞要喂,甚至開春的時候芳姨還在村子裏抓了一頭豬喂在家裏。
現在最閑的當屬梁憐君和七子了。
就這麼的閑著,兩個人都覺得有點無所事事的感覺。
可是要做點什麼呢?
梁憐君這個時候想到了秋天要籌備的酒樓。
“七子有興趣做酒樓麼?”
因為不知道七子是不是願意將自己的私家菜譜貢獻出來,梁憐君其實也有點忐忑。
七子心中也有這個想法,係統這幾天一直都在催她想辦法讓梁憐君重新從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