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打造的軍刀出鞘
“我記得就在我的桌上,當時桌上還趴著一條玩具蛇”,穀歌程序員Pam Greene回憶拉裏和謝爾蓋2006年對他們秘密項目的視察,“謝爾蓋一邊轉著手中的健身球,一邊看我的同事Darin演示程序,一邊還把玩著那條玩具蛇”。
這個項目就是穀歌的Chrome瀏覽器的研發。拉裏和謝爾蓋視察後不久,這個項目開始走出半地下狀態,進入加速發展期。
2008年8月18日,在穀歌總部的一個會議室裏,Chrome研發團隊進行著產品發布前的最後一次評測例會。“我們還有什麼遺漏嗎?”產品管理副總裁Sundar Pichai審視了一周問道,“是什麼讓你們昨晚折騰了一夜?”
“當然不是Chrome”,工程師Darin Fisher開口。他的話引來哄堂大笑,因為大家都知道,他那兩個月大的孩子折騰得他夠嗆。
“這是一個戰略性的方向,但是不一定是戰略性的產品。”時任穀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開複,用這句話給Chrome定位。他表示一方麵,穀歌已經認識到未來來要取得網絡控製權,就必須增加在瀏覽器方麵的話語權;另一方麵,推出Chrome隻是讓用戶多了一種選擇。李開複接著強調了穀歌和火狐的共識,他把雙方的合作描述成開源軟件之間的合作。
Sundar Pichai也稱,穀歌很珍惜和火狐的業務關係,他認為火狐扮演了瀏覽器創新者的角色,穀歌將確保和Mozilla的合作是長期和持續的,並提供財務上的支持,保證他們把創新工作繼續下去。他說“我們兩者的合作對雙方都有益。我們想通過合作告訴客戶,現在的開源瀏覽器是非常優秀的。”
Mozilla 高管約翰·利裏稱,結合瀏覽器日益增長的重要性和穀歌與微軟越拉越長的戰線,穀歌進入瀏覽器領域並不令人吃驚。“如果穀歌不在瀏覽器市場做點什麼,那才真叫我意外,”利裏表示,“別忘了,穀歌的家當都在網上。”
在一項簡短的聲明中,微軟稱歡迎瀏覽器市場的新加入者:“瀏覽器市場的競爭已十分激烈,但與其他瀏覽技術相比,微軟IE8提供了用戶想要的服務,它尊重用戶對瀏覽方式的選擇,並讓用戶可以控製個人數據,人們將會選擇IE8。”而此前,有媒體報道,微軟認為穀歌推Chrome瀏覽器是一種邪惡行為,正計劃對穀歌提起反壟斷訴訟。在一個公開場合,當有記者問及Chrome瀏覽器是否針對微軟時,謝爾蓋說:“我們不在微軟身上花心思。”
《紐約時報》評論道:“瀏覽器是一扇通向互聯網的必經之門,當下,互聯網軟件和服務的使用正在快速增長。不過,穀歌並不一定要贏得瀏覽器這場戰爭。從戰略上來說,隻要新瀏覽器能讓微軟不得不分身,應付新開的戰線就可以了。”
市場調研公司Techdirt的總裁邁克·馬斯尼科認為,Chrome瀏覽器是穀歌絞殺操作係統戰略的關鍵的一環,穀歌公司試圖利用Chrome說服人們不再使用操作係統,並希望通過讓人們放棄現在的操作係統而實現這一目的。
“穀歌和微軟之間的戰爭早就烽火連天,Chrome的推出將進一步拉長戰線,然而穀歌的真正意圖在於建立‘穀歌操作係統’帝國,Chrome隻是穀歌大戰略中的一部分。”Rob Hof在《商業周刊》上這樣預測。
“春風得意馬蹄疾。”Hof說對了,穀歌不僅僅是想在瀏覽器市場上遲滯微軟進軍的步伐,它開始醞釀著將戰火燒到微軟的大本營——操作係統上。
穀歌的經典騙局
“這樣的安排可以擾亂微軟的思路,打亂他們的腳步。微軟現在正在進軍穀歌的核心業務,即互聯網搜索引擎。他們這樣做就必須要付出代價。隻要穀歌存在,他們就不允許微軟在這個市場上興風作浪。現在,穀歌就是要證明,他們也能夠到微軟的後院去放上一把火。”2009年7月,《市場觀察》雜誌刊發了John C. Dvorak的《穀歌的經典騙局》一文,評論穀歌準備推出開源操作係統Chrome OS的計劃。
Dvorak認為穀歌“打算讓微軟去圍繞著一個看似可怕,但是實際卻從來不曾存在過的威脅去製定戰略。微軟或許會采取反製措施,然後發現自己的炮彈都落在了空地上”。
“這恐怕隻是穀歌的一個針對微軟的騙局,盡管它很可能是一個極為經典的騙局。”Dvorak最後下結論。
Dvorak的分析很深刻,穀歌的動作看起來也很像是佯攻。但當大家都這樣認為的時候,穀歌切入操作係統領域的力度反而在增強,佯攻變主攻。
穀歌在自己的博客上列出了Chrome OS的合作夥伴名單,包括Acer、Adobe、華碩、飛思卡爾、惠普、聯想、高通、德州儀器和東芝。雖然其中沒有英特爾、戴爾,但這仍是一批重量級企業的名單。
分析師馬特·羅瑟夫表示,“長期以來,微軟一直擔心穀歌會涉足PC操作係統領域”,他認為這是“很長時間內Windows首次遭遇重大威脅”。
當時微軟正努力從Vista操作係統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全麵推廣自己的Windows 7。2009年10月,微軟CEO鮑爾默表示,Vista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設計決策失誤、兼容性改善不佳和安全設計沒有達到預期所致,從口碑上來看,微軟的聲譽從來就沒這麼低過。“在Vista發布後並沒有受到用戶的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在設計決策方麵的失誤,為了改善安全性而犧牲了係統的兼容性。微軟的形象在用戶心中仍然沒有恢複。”
從時間上來看,穀歌推出自己操作係統的時機是經過精心選擇的,即選在對手的傷痛恢複期。但是,Gartner副總裁邁克爾·西爾沃認為微軟不會對此掉以輕心,他說,“我認為微軟已經製定了相關戰略,但在執行方麵尚有欠缺,”微軟可能被迫快速彌補自己的不足,其行動一向不夠迅速,此前,以PC為核心的IT產業也沒有使微軟感受到需要“迅速行動”的壓力。但穀歌進軍操作係統之舉讓微軟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