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歌借力開源烽火向微軟發起“代理人戰爭”
I風雲
作者:薑洪軍
“這種新的操作係統被描述為一種Linux係統,並帶有一個瀏覽器,由瀏覽器來扮演用戶界麵的角色……穀歌又再度提出了這一理念,他們顯然知道這對微軟是一種實在的威脅。”2009年7月,《市場觀察》雜誌這樣評價穀歌的開源操作係統Chrome OS。
向陷住對手戰靴的泥淖灌水
“要不是Linux,哪兒會有穀歌這樣的公司啊?隻有Linux能幫助他們低成本地建立公司,進行創新,這些商業模式才能運轉。”推廣Linux的紅帽公司首席執行官White hurst曾這樣炫耀。
穀歌公司創立後,其龐大的服務器群采用的也是Linux係統。試想,如果采用微軟的Windows操作係統,那要交給微軟多少軟件許可證費用啊!
曾有傳言說穀歌禁止員工使用Windows操作係統,後來FT中文版報道說,穀歌的部分新員工仍獲準在筆記本電腦上安裝Windows,但不允許在桌麵電腦上使用。穀歌的一位員工表示,那些希望繼續使用Windows的員工,必須得到公司高層人士的批準。所以,從降低成本角度考慮,穀歌大力支持Linux的發展。同時,因為Linux給微軟帶去了無窮的煩惱,按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穀歌在與微軟形成全麵的競爭關係後,很願意扶持Linux,向陷住微軟的泥淖灌水。
2007年,Linux基金會成立,該基金會的創始人成員和財務支持者包括許多大牌公司,譬如穀歌、甲骨文、IBM等。
針對微軟此前拋出的“開源侵權說”,穀歌開源軟件計劃經理Chris DiBona稱,麵對微軟的威脅,穀歌有責任站在Linux一方,支持Linux。
有了穀歌這樣強大夥伴的支持,Linux陣營底氣十足,該陣營的資深人士Jerry Rosenthal稱:“我們把合作夥伴都展示在網站上,想傷害Linux的人,在提出訴訟前會好好考慮的。”
不僅僅是在操作係統領域,在微軟費盡心機打下的瀏覽器疆域,穀歌也支持網景公司的“遺孤”火狐,展開向微軟的複仇。
火狐背後的身影
“我們與傳統意義上的創業公司不盡相同。公司擔心競爭對手,多半是出於財務的原因,而我們在開發產品的過程中,錢似乎一直就放在那裏。我們的錢由美國在線提供,後來我們又和穀歌做成了生意。我們不會因為資金的問題而擔心,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愁沒有資金的支持。”火狐瀏覽器的開發者布萊克·羅斯曾這樣回憶美國在線、穀歌對火狐的支持。
開源軟件陣營裏的火狐,是網景公司的“遺孤”。上世紀末,在瀏覽器市場,微軟曾和網景展開激烈的爭奪。靠著與自己操作係統的捆綁,微軟最後擊敗了網景。
這場瀏覽器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正值拉裏和謝爾蓋創辦穀歌前夜,他們密切關注著這場戰局的發展。那時候他們就可能在揣摩,如何應對未來可能與微軟發生的遭遇戰。
在爭取風險投資時,投資商多次問拉裏和謝爾蓋,怎樣讓穀歌避免落到網景的命運。麵對網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前車之鑒,拉裏認為網景應該在其瀏覽器推銷到網絡用戶時,注意去控製互聯網的內容,這樣才能有生存的機遇。
不過從控製內容著手不足以全麵展現穀歌反製微軟的戰略地圖。羅伯特·卡普蘭、大衛·諾頓所著的《戰略地圖》一書中提道:要繪製企業戰略地圖,需分析企業現有無形資產的戰略準備度,判斷其是否具備支撐關鍵流程的能力,如果不具備,就要找出辦法改進。
在穀歌上市前後,微軟與穀歌都開始繪製各自的戰略地圖,微軟以操作係統加Hotmail所形成的核心根據地,多次向穀歌的核心領域——搜索業務切入。
穀歌在強化搜索業務的同時,采取一係列手段反向攻進微軟的優勢領域。譬如,穀歌推出Gmail郵箱,抵消微軟Hotmail的影響力,要知道在當時,免費郵箱最大的作用是保持用戶黏性。
穀歌也一度計劃推出自己的瀏覽器,挑戰微軟的IE瀏覽器。早在2001年,當施密特加盟穀歌的時候,拉裏和謝爾蓋就和他說,“我們應該擁有自己的瀏覽器”,但施密特的回答是“不”,他認為還不是時候。
但是,穀歌保留了開發自己的瀏覽器這個想法。後來這個流言一度傳出穀歌,被媒體報道。為了避免惹起對手——主要是微軟的注意,施密特曾站出來辟謠說,穀歌無此意圖。
穀歌采取了扶持瀏覽器領域後起之秀Mozilla火狐的做法,讓它來遲滯微軟的進軍步伐。網景失敗後,其殘部成立了Mozilla基金會。穀歌很快與之簽訂協議,通過在其瀏覽器右上方設置穀歌的搜索條,為其提供廣告收入,這曾成為該基金會85%的收入來源。
2007年8月,微軟首席執行官鮑爾默無意間透露出了一個秘密——連他自己也使用火狐和穀歌。當時,記者吉恩·布蘭斯頓對鮑爾默專訪,期間,鮑爾默聲稱開放源代碼就像一個四處亂貼財產標簽的瘟疫,他隨後打開了一個網站試圖證實他的言論。記者布蘭斯頓見狀便向他靠近了一些,想觀察鮑爾默使用的瀏覽器和他的主頁。鮑爾默竟然使用火狐作為瀏覽器,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主頁是穀歌!
布蘭斯頓抓住機會“盤問”鮑爾默。鮑爾默表示這個瀏覽器是他的戴爾筆記本電腦預裝的,而且他不知道怎麼卸載,也不知道怎麼更換主頁,更不知道IE瀏覽器在哪。但鮑爾默很快意識到了他的尷尬處境,他變得很不安。布蘭斯頓事後描述:“他讓我馬上住口,否則就要給我點顏色看看。”
這個故事顯示了穀歌和火狐對微軟造成的壓力。穀歌扶持火狐的策略取得了成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穀歌對瀏覽器市場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它似乎已不滿足於“代理人戰爭”,已經變得勢大力沉的它準備親自加入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