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旬翁,滴塑“玩”出大名堂(2 / 2)

子女們理解父親的感情,趕緊把他帶出去散心,排遣一下懷念當年的情緒。幾天後,於士華的心情才平複。於士華清楚這個滴塑作品的意義,把它擺到展示櫃中間,每天都要擦拭一遍,用這樣的方式紀念已經逝去的父母。

接下來,於士華開始創作重慶解放碑,解放碑是重慶的標誌,在市民心目中的位置很高。為了做好這個作品,於士華花費了很大的精力,他結合相關建築知識,運用投影定理,從打地基做起,然後一層一層地滴水泥加高,雖然是縮微作品,但高度遠超以前的任何作品,光銅絲就用了很多根。為了做得更逼真,於士華還把工作台搬到了解放碑下,引來了不少市民圍觀,大家對於士華的作品交口稱讚,更從他這兒了解到滴塑藝術的神奇。

解放碑做好後,於士華又開始做重慶市其他標誌性建築作品。此後,天安門、布達拉宮、人民大會堂等著名景點也都成了他的創作對象。他把這些作品擺在二樓客廳靠牆的展櫃裏,幾十個微型建築物擺在上麵,栩栩如生,參觀者讚歎於士華用水泥“滴”出了一個童話世界。

獨特作品受熱捧

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是於士華最得意的事情。他修建的城堡頂部是用圓珠筆頭做的,長城的磚頭是易拉罐剪的,壞掉的扇子可以用來做窗,藥瓶蓋也能變成金光閃閃的瓷磚。

於士華的每件作品都有故事,因而更有意義。於士華的一件滴塑作品的玻璃罩裏,存放的竟是朋友做手術取出的膽結石,旁邊還有他題的一首勉勵友人的小詩。

膽結石的主人是於士華的多年好友,幾年前患了膽結石,沒確診前,情緒有些低落,於士華勸他安心養病。手術那天,他還趕到醫院,對老友吟誦了自己創作的小詩,朋友手術取出的膽結石,他征得其家人的同意後,在自己的作品裏保存起來,讓它來見證兩人的友誼。

2010年12月1日,是於士華和老伴路海珍的鑽石婚紀念日。他很早就醞釀著送給妻子一件禮物,送什麼禮物呢?他想到老伴喜歡遊泳,80歲那年還參加市裏組織的橫渡長江活動,老伴曾開玩笑地說:“要是咱家也有個遊泳池就好了!”雖然這是玩笑,於士華卻聽到了心裏。

12月1日,兒女們為兩位老人設宴慶祝他們的鑽石婚。這時,於士華拿出了他精心準備的禮物:一座帶遊泳池的三層別墅的庭院!於士華讓老伴接一瓶水,然後注入遊泳池中,有了這一點睛之筆,整個花園式的別墅顯得美輪美奐,老伴興奮地連聲道謝。

大半生的實踐,使得於士華所做出的滴塑作品日臻完美。他曾帶著這些微型建築物參加過幾次展覽,包括第四屆中國(重慶)老年產業博覽會。每次參展,他的作品都會引來人們嘖嘖稱歎,也總會有人出高價購買,麵對金錢誘惑,於士華從未動心。他和老伴都有退休金,這些作品凝聚著他幾十年的心血,決不是用錢可以換取的。

如今,89歲的於士華身體硬朗,他說,人的一生說漫長也短暫,他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把兒時的興趣變成為之奮鬥的夢想,並通過努力變成現實。他自豪地說,有了這些滴塑作品,我總算沒有枉來世上一趟!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