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實驗課程是會計專業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一)實驗課程有助於對理論課程進行驗證並加深理解
作為一名具有創新能力、能夠解決複雜問題的複合型會計人才,首先必須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具備較好的會計操作技能,能夠將理論知識進行實際的轉化,充分理解會計的核心、內涵以及會計信息產生的內在機製。在會計人才培養方麵,各高校均基於核心的會計理論課程,例如會計學、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信息係統等,開設了相應的實驗課程。實驗課程是基於理論課程的基本原理,從企業實際運營的環境出發,通過設計具體的會計任務,運用具體的會計方法,使學生從事會計實務操作,從而達到全麵、係統掌握會計理論課程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目的,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的應用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動手能力。
(二)實驗課程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係統性思維和能力
會計是一門係統性的學科,學科內部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稅法等核心內容相互關聯,同時會計活動也需要依賴於一定的經濟、法律環境,需要借助一定的金融、經濟、法律、信息技術等相關知識。因此,作為一名具有創新性的複合型高級會計人才,一方麵,必須不斷豐富會計專業知識、精通會計業務,對會計核心內容進行有效融合形成較為係統的知識體係;另一方麵,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法律環境知識,充分利用會計信息,積極參與經濟決策、風險管理和內部控製的綜合應用能力。由於理論課程的時間及授課內容安排的限製,往往專注於單一內容的講解,缺乏一定的關聯性。雖然案例課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此方麵的缺陷,但在可操作性方麵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與理想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綜合性會計實驗課程不僅彌補了係統性的缺失,還能夠使學生在對現實環境進行剖析的思考中,係統性地完成多重的會計任務,培養學生的係統性和綜合性思維和能力。
(三)實驗課程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基於具體現實情境模擬的會計實驗環境具有一定的變化性和多樣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不同的實驗條件和實驗環境中,為完成特定的實驗任務,學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並傳遞給相關各方。還需要注意傾聽他人的想法和方案,與團隊內其他人員相互溝通,通過集體的共同努力通力完成實驗任務。在實驗中每個人均應充分運用理論知識和專業判斷,發揮各自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設計各種可能的方案,並進行討論和客觀評價,從集體利益的角度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充分發揮團隊的協作能力。同時,在實驗中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實驗結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在多次實驗過程中實現不斷提高的目的。
三、基於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會計專業實驗課程設計
目前我國高校會計實驗課程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內容體係不完善、實驗教學內容陳舊、教學內容簡單、會計實驗教學課程不受重視等,無法與最新的企業實際會計工作相結合,缺乏對學生思考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更無法滿足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的高素質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基於現有會計實驗課程中存在的缺陷,本文擬從以下三個層次對完善會計實驗課程展開設計。
(一)夯實基礎實驗課程
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信息係統等課程作為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已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實際操作規範,通過設立獨立的實驗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對會計工作以及會計工作環境的感性認知。基礎性實驗課程的重點是幫助學生全麵掌握會計工作的整個流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種會計核算方法,有助於學生了解會計信息產生的來龍去脈,為進一步的會計數據分析、管理決策奠定良好的基礎。
針對基礎會計實驗課程,在課程整體設計方麵,教師應綜合考慮每一個關鍵的知識點,根據實驗內容確定具體的教學課時量,將傳統業務和新出現業務的會計核算方法相結合,即將當前企業實務中出現的一些新的核算內容,例如金融資產、金融工具、房地產、並購重組等滲透到實驗課程之中,使學生在掌握基礎核算方法的同時,還能夠掌握最新的會計理念和會計核算方法,使教學與企業實務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培養學生處理複雜業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