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習數學從學習猜想開始(1 / 2)

學習數學從學習猜想開始

課例評析

作者:湯建英

【關鍵詞】猜想;舉例;3的倍數的特征;歸納;演繹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25-0061-02

【設計理念】

本節課是蘇教版五下“因數和倍數”單元中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2和5的倍數的特征,有了研究數的特征的基本經驗後進行學習的。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我試圖體現:

1.學數學,從學習猜想開始。

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合情推理,通俗地說,就是合乎情理的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出發,憑借經驗和直覺,通過歸納和類比等推斷出某些結果。數學家波利亞說過:合情推理就是猜想。本節課是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好素材。

2.學數學,要學會尋找例子。

例子,就是研究的對象和範圍。例子的好壞、多少影響著規律能否順利得出和結論的科學性。舉例驗證時,我都是放手讓學生找例子,有時是從百數表中選,有時是自己列舉比100大的數。每個學生自主選擇素材,這保證了研究對象的豐富性和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積極性。

3.學數學,就要學會講道理。

3的倍數的特征與2和5的倍數的特征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考角度,為什麼3的倍數會有這樣“奇怪”的特征?能否講清道理,讓學生明白其中的緣由,讓知識更可信、更有力量?我借鑒9的倍數特征的說理過程,通過小棒圖的演示,讓學生明白了判斷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隻要看每一位上數的和是不是3的倍數的原因,努力讓學生的思維從“合情”走向“合理”。

【教學過程】

一、類推猜想,檢驗猜想

1.複習舊知,類推猜想。

複習:我們已經學過了2和5的倍數的特征,2的倍數有什麼特征?5的倍數呢?

猜想:今天咱們要研究3的倍數的特征,請大家大膽猜想一下,3的倍數會有什麼特征呢?怎麼想就怎麼說。列出學生所有的猜想。

過渡:同學們,你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呢?下麵咱們從百數表入手來研究。

2.對照數據,否定猜想。

(1)學生在百數表上圈出3的倍數,操作後彙報,教師在課件上一一圈出。

(2)對照猜想:請大家觀察圈出的這些數,對照開始時的猜想,你有什麼要說的?從哪兒看出來的?當我們圈出這些3的倍數後,就推翻了剛才的一些猜想。可見,猜想未必正確。從個位上看不出3的倍數的特征,該怎麼辦呢?3的倍數到底有什麼特征呢?咱得換一個思路來研究。

二、再次猜想,舉例驗證

1.撥珠後操作,再次猜想。

(1)第一次操作:在計數器上用3顆數珠表示一個兩位數。彙報:12、21、30。對照百數表上的3的倍數,發現特點。

(2)第二次操作:在計數器上用4顆數珠表示一個兩位數。彙報:13、31、22、40。對照百數表上的3的倍數,發現特點。

(3)結合兩次操作,你有什麼大膽的想法?學生發現擺出的數是不是3的倍數與所用數珠的顆數有關。猜想是否正確?如果正確,那與所用數珠的顆數會有怎樣的關係呢?

2.舉例驗證,總結規律。

(1)研究100以內的數

A.研究是3的倍數的數:在百數表中任意找幾個3的倍數,在計數器上擺一擺,看看各用了幾顆數珠。彙報這些數珠的顆數有什麼特點。

B.研究不是3的倍數的數:從不是3的倍數的數裏任意找一個數,在計數器上撥一撥,看看用了幾顆數珠。說說發現。

(2)研究比100大的數:任寫一個比較大的數,在計算器上用“除以3”的方法判斷它是不是3的倍數,並在計數器上撥一撥,看看用了幾顆數珠。分是3的倍數的數和不是3的倍數的數兩個層麵彙報數珠顆數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