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由單個字母向音叢發音過渡。
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發音有時並不是以單個字母的形成出現的,而是以字母組合的形式呈現,如:ar,er,ir,or,ur,ch,tch,sh,th等,而且字母叢的發音不一定是一對一的,教師如不能及時強調這一點,學生學習單詞時會將它們的發音機械地相加,並會發現發音和教師教的發音不一樣,會產生困惑。學生掌握了元輔結構和輔元輔結構的單音節詞後,筆者都會及時地將每冊書上出現的字母組合的發音及例詞歸納給他們,讓學生朗讀這些音叢,並提供單詞讓學生做分辨練習,分清了字母和字母組合後,單詞學習會變得更輕鬆有效。如:知道了sh發/?蘩/,學生便能輕鬆地掌握she,shirt,fish,English,wash,wish等一係列單詞的聽說讀寫。
3.由單音節向多音節詞音節遷移。
對小學生來說,記憶長單詞一直是一大難題,長單詞多數是由兩個或兩上以上音節構成的,如果能將它們按音節來記,將會大幅度降低記憶的難度;另外,元音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又和它在開、閉音節中有關;動詞的現在分詞也和重讀閉音節有關。教師如能簡單明了地解釋音節這一概念,便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簡單講述了音節“以輔音來劃分,以元音為主體”後,在單詞教學中經常讓學生練習拆分音節,用相關的語音知識來拆分音節就是一個好辦法,例如hospital,學生根據/h/,/p/,/t/,能很容易地將其拆分成三部分,即hos,pi,tal,這樣記憶就簡單得多了。當然這種思維習慣的養成並非是一朝一夕的,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要靠教師平時一點一滴的滲透,學生音節思維方式的形成更是如此。學生在英語語音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有時會出現畏難情緒,這時必須向學生強調語音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起學生對語音學習的重視,教師在教授方法的同時,還應鼓勵學生,增強其自信心。
4.由讀寫脫節向聽說讀寫同步邁進。
筆者在教學中曾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他們單詞不會讀幾個,但隻要教師說中文意思,他們就能正確拚寫出單詞,當然一周後,又會忘記。因為不懂發音或發音不準,他們聽力也不好,而聽懂是說、用英語的前提。鑒於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強化發音的訓練和檢查,課後布置學生關於聽音跟讀和拚讀單詞的作業,並加強檢查督促,以確保學生發音的準確性,此外,我還積極組織“超級模仿秀”“英語朗讀比賽”“聽力競賽”等比賽活動,以賽促學,讓全體學生真正關注英語發音,提高學生英語單詞學習效率。
三、語流訓練中,錘煉地道語音
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平時真正的語言交流中,我們說的是更為複雜的句子,除了單詞要準確發音外,還有語音現象也要注意,如連讀、不完全爆破、節奏、同化、句子重音、語調等是在語流中產生的,也就是在連貫說話時產生的。因此,從學生一接觸有意義的、連貫的語音,即短語、句子和語篇開始,教師就應該讓他們習慣正常的、自然的語音語調,聽英語國家本土人士的語音,並長期堅持下去,避免一個詞一個詞地迸出來,讓人聽著別扭。具體方法應該是從“聽”入手,以練為主,聽、說、評相結合。隻有把握好句子的重讀、節奏、連讀、語調、不完全爆破等現象,學生才能說出更流利、地道的英語。
當然,除了以上方法外,要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教師首先要示音標準,此外,還可以通過英漢語音間,英語語音間的對比幫助學生讀準讀音。相信我們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指引下,通過不斷改良教材,改善方法,持之以恒,學生會說出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語。
注:本文獲2014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二等獎,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