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伊萬諾夫拖長的聲音,顯然他對與這道菜有關的事也來了興趣。
沈澗秋借此講起了民間傳說,“相傳在南宋時,有宋氏兄弟兩人,頗有學問,但不願為官,因而隱居江湖,靠打魚為生。當地有一惡霸,名趙大官人,他見宋嫂年輕貌美,便施陰謀害死了宋兄,欲霸占宋嫂。至此,宋家叔嫂禍從天降,悲痛欲絕。為了報兄仇,叔嫂一起到衙門喊冤告狀,哪知當時的官府與惡勢力一個鼻孔出氣,告狀不成,反遭毒打,把他們趕出了衙門。回家後,嫂嫂隻有讓弟弟遠逃他鄉。叔嫂分手時,宋嫂特用糖、醋燒鯇魚一碗,對兄弟說:‘這菜有酸有甜,望你有出頭之日,勿忘今日辛酸’。後來,宋弟外出,抗金衛國,立了功勞,回到杭州,懲辦了惡棍,但一直查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間得知此菜,經詢問方知嫂嫂隱姓埋名在這裏當廚工,由此始得團聚。於是,‘叔嫂傳珍’這道美菜,也同傳說一樣在民間流傳開來。”
“你們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伊萬諾夫不由得翹起了大拇指,這既是為沈澗秋的博學而欽佩,更是對中國菜文化佩服得五體投地。
桌上還有龍井蝦仁、叫花童雞、東坡肉等杭州名菜,但這天伊萬諾夫的興趣顯然不在其它菜身上。
伊萬諾夫要讓服務員上伏特加酒,很可惜樓外樓並沒有這款酒,中方叫來了紹興花雕酒。席間,雖說那西湖醋魚吸引了伊萬諾夫的眼球,但他嘴裏啃得最多的還有叫花童雞和東坡肉。
“你們中國目前有多少耕地啊?”伊萬諾夫借著幾杯紹興酒下肚,仿佛像一位老師那樣向沈、李兩位處長提問起來。
見伊萬諾夫盯著自己,農業廳的李處長隻好硬著頭皮回答:“具體……具體數……數據不太清楚。”
“收購了多少公斤糧食?”伊萬諾夫顯然對李處長的回答很不滿意,他接二連三地又問了起來。
“18393。5萬噸。”沈澗秋對於糧食局的職責範圍之事了如指掌,他脫口而出。
“很好!”伊萬諾夫對沈澗秋另眼相看起來,但他接著又問道:“你們國家要養活多少人?”
“6。14億。”又是沈澗秋不假思索地回答,他心裏卻在盤算著下一個問題,即這樣的人口需要多少糧食?按每人每月27斤糧食計算,需要19893。6萬噸糧食,還有1500萬噸左右的缺口。
果然,伊萬諾夫也略加思索,得到了答案,“有1500萬噸左右的差距,你們有什麼辦法?”
“開墾荒地,向山上進軍!”李處長鏗鏘有力地回答,他不甘在伊萬諾夫麵前,讓沈澗秋搶去了風頭。
“開墾荒地談何容易?也不可能立竿見影。”伊萬諾夫搖了搖頭。
“您是說提高畝產量?”沈澗秋試探地問道,他對農業方麵的事略知一二。
“是的!”伊萬諾夫肯定地點了點頭。
“伊萬諾夫同誌有何高見?”沈、李兩位中國同誌虛心向伊萬諾夫請教,伊萬諾夫趾高氣揚地端坐在餐桌前,朝著西湖的方向遠眺。
這時,一陣歌聲傳了過來。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寬廣美麗的土地,是我們親愛的家鄉。
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我們勤勞,我們勇敢,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
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們愛和平,我們愛家鄉,誰敢侵犯我們就叫他滅亡!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東方太陽,正在升起,人民共和國正在成長;
我們領袖******,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我們的生活天天向上,我們的前途萬丈光芒。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伊萬諾夫自然聽不懂中國歌曲的內容,但他還是煞有介事地評價起來,“你們中國古代有位詩人對這樓外樓有一首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什麼風吹……吹人……’,唉!”
“是‘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伊萬諾夫同誌你曲解了我國宋代詩人林升的詩。”沈澗秋嚴肅地站起身來,指著西湖,側耳傾聽,“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的詩,是一首政治諷刺詩。《題臨安邸》表現了當時的社會。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位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占。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奮圖強,當政者不思收複中原失地,隻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嶽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鬱結在當時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現如今,我們中國是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您現在聽到的是《歌唱祖國》,這怎麼可能與南宋小朝廷的歌舞相提並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