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資天下
作者:孔潔瑉
2012年2月29日,來自中國外彙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彙率中間價報6.2919,再度創出彙改以來新高。對於這個消息,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憂,雖然人民幣升值帶來降低進口成本以及控製流動性過剩的好處,但彙率的頻繁波動也給眾多進出口企業帶來更多的外彙風險。
摩根大通資金管理部現金管理產品中國區總監周蓓綸對此強調,彙率的波動加大了企業外彙管理的難度,同時也對跨國公司的外彙資金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驗。
01
風險管理永遠是第一位
對於企業而言,彙率風險管理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企業麵臨的彙率風險一般包括預測風險、交易風險、換算風險以及結算風險。周蓓綸表示,每個風險都不能忽視,其中最難做的是預測風險,因為這不僅需要了解企業自身的情況,還要諳熟行業前景以及宏觀經濟的發展態勢。不過周蓓綸也強調,換算風險是企業最容易忽視的。
周蓓綸認為,針對彙率走勢的預期,企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或遠期結售彙進行風險規避。據她介紹,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發展階段和風險偏好進行套期保值,比如是對所有的外幣進行套保,還是隻針對部分外幣進行套期保值,“不同企業的風險管理製度不同,同一企業不同階段的風險偏好也不盡相同。”
根據多年操作經驗周蓓綸表示,目前企業在彙率風險管理上通常存在四個問題,首先是對未來現金流的時間預測不夠;其次對未來貨幣預測不夠;第三,對收款付款信息掌握不全麵,以影響及時對賬;第四,外彙資金不均衡,過於集中管理或是過於分散管理。“這需要企業不斷增強自身財務和判斷能力,同時加大與銀行的合作關係。”作為一家全球銀行,摩根大通提供全麵外幣兌換和外彙套保產品,“摩根大通會根據不同企業的外彙和套期保值的需求、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內部對風險控製的要求等,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做的外彙管理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降低風險,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02
找到最佳合作夥伴
在跨國公司的財資領域,可能會出現一個不經濟現象,即“三高”現象——高存款、高貸款、高費用。因此跨國公司一般將銀行合作夥伴和銀行賬戶的數量進行最優化的梳理,以集合旗下子公司盈餘的貨幣來統一調控資金餘缺,促使子公司投資融資以及對衝業務可以得到完整的控製。
而國家外彙管理局也在近年來不斷紓困企業外彙資金集中管理,相繼製定了跨國公司非貿易收付彙管理、外部資金內部運營管理等一係列法律法規,並選擇多家跨國公司進行外彙資金集中管理試點。“但由於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時間還不久,國家之間調配經驗不豐富。”
目前跨國公司進行外彙資金集中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集中收付彙模式;二是資金集中管理模式;三是內部結售彙模式。“但是應該說在現在的商業環境下,任何單一的模式都無法實現跨國企業集團外彙資金集中管理的最佳效果,尚需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量體定做’。”目前跨國公司在外彙集中管理上麵臨的難題包括:因跨時區而產生的信息匹配問題、不同產品的不同貨幣計價帶來的對銀行係統處理能力和效率的考驗以及由於全球稅務、政策的不同可能帶來的融資風險。
“這對於銀行的考驗非常大,要求銀行的係統必須安全、穩定以及強大,能夠及時和全麵地處理跨時區和跨幣種的不同業務。”周蓓綸表示,摩根大通作為全球最大的美元清算行,業務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並擁有135種貨幣的電彙能力和全麵的貨幣兌換和處理能力。強大和穩定的係統平台讓摩根大通能夠為全球客戶提供領先的產品和可靠的服務,而且摩根大通也根據市場需求對係統進行不斷的升級和強化以保持我們在行業的競爭能力。“我們的係統是全球領先的,也正在持續完善大中華地區的係統,並順應人民幣跨境業務的不斷發展而強化人民幣清算能力。”據周蓓綸介紹,摩根大通正在加大與中資銀行進行係統連接,補充自己網點的不足,也更方便延伸對客戶的服務建議,增加係統的優勢,提升對客戶的價值。
出於對人力成本以及稅法結構等方麵的考慮,目前很多跨國公司都將亞太區的財務共享中心設在中國。“我們對這些共享中心提供全麵谘詢服務,從整體架構的設計,包括地點、工作流程、係統連接等,到細節上的處理,如產品方案設計、人員培訓等、我們都有專業的團隊提供一條龍的服務。”周蓓綸表示,摩根大通在中國的團隊,一直是將全球化和本土化相結合,一方麵沿用國際的和區域的標準化模式和先進經驗,另一方麵在具體產品功能設置,客戶支持和市場開發上融入本土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