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企業首席故事官係列三部曲”之三:好的企業故事自己會說話(1 / 2)

作者:劉建飛

【 智囊導讀 】

任何一個企業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完美的故事,或勵誌、或充滿溫情、或蕩氣回腸,其實不管是哪一個類型,都必須要真實,能夠用手摸得到,還要讓聽到看到的人永遠傳頌,這頗需一番功夫不可。但一些聲名遠揚的故事,或許能夠讓我們從中發現一些什麼。

關鍵詞:企業故事

我這人有一個習慣,隻要周末沒什麼事兒,通常都要在午休過後殺幾盤棋。無論春夏秋冬從沒有中斷過。禮拜日那天,我跟往常一樣,吃過午飯正在睡席上小憩。不知不覺中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香氣。我向來對香水十分過敏,那種自我本能的意識,使我猛然坐了起來。定睛一看,謔!眼前站著個人,上身著藍簾褡敞的追風外衣,內襯為白色裹身跑領休閑軟衫,翻在追風外衣之上,顯得雅趣沉穩、素樸中正。順著手工縫製的對開拉扣的上衣向下看去,褲子則顯得隨性但不隨意。

“哈哈!是我。”說著話,A就把眼鏡和帽子同時摘了下來。我這顆懸著的心終於伴隨著他的驚嚇落了地。我正要問他是怎麼進來的,忽然,我意識到,有一次我們一起在酒巴喝得酩酊大醉,然後是他把拖回來的,鑰匙一直就沒有還我。

“大哥,是不是五台山招徒弟,沒有年齡限製了?還有,剛才,你噴的是什麼香水?差點沒把我熏吐了!”我用有些略帶責備的語氣說道。“兄弟,實不相瞞啊,這是我那個台灣的朋友給我帶來的香水,你看看這身衣服,不錯吧。跟你說喲,這料子,正宗的台灣本地貨,很難買的哩!”A炫耀著說。“你上這來,不是為了炫耀一下你這地道的古龍香水和一身道袍吧?”我不解地說道。果然,這句話,一下子就像閃電一樣擊中了A。“也沒什麼事,好久沒過來了,今天有時間,所以就過來嘮嘮。”A話語中帶著一點遲疑。

後來閑聊中,A發現我看穿了他的心思。於是就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是上次他把如何去講企業的故事寫了一個詳細的報告給了公司的領導,領導看後經過一番討論後,最終決定要按照A在報告中提到的那些去落實。但事實是,A的這些報告中的內容大部分都是由我給他總結的。所以,作為一個老朋友,A這次專程過來表示感謝,讓我去跟他一起嚐嚐都街剛開的甜餅店,於是一番口若懸河,酷愛美食的我怎能經受如此誘惑?

A指著一邊的棋盤笑著說:“你看,我都準備好了,就等賢弟入座了。”說完,徑自笑了起來。我不以為然地朝他做了一個“切”的表情。沒辦法,遇上這麼一個老頑童,隻能自認倒黴。

故事的真實性

下著棋,A不經意間問了我一句話:“企業故事的方法和工具以前咱們聊了許多,現在能不能給我提供一些這方麵的案例?”“看看,我就知道,甜餅沒有那麼容易吃,露餡了吧?不過,看到您如此虔誠,我就破一次例吧!”我半開玩笑地說道。“企業故事不論來自於創業者還是來自於普通員工,首先要真實。隻有真情實感的故事,才能被更多的人傳頌,才能彰顯企業的文化,才能帶有強烈的區別於其他企業的文化基因。比如,台灣第一家紡品牌‘情定法拉’就流傳著這樣的故事:1645年,當時荷蘭聲名顯赫的紡織業商人瓦爾斯帶著獨生女兒法拉(Fala)遠涉重洋來台灣開設紡織工廠。曆經數月航行,法拉患上了瘧疾,瓦爾斯將女兒放進竹筏,順水漂流,後被漁民陳裕源救起。為了感謝陳裕源,瓦爾斯將他帶入紡織行業並委以重任。陳裕源和法拉日久生情,但瓦爾斯卻極力反對,並把女兒帶回了荷蘭。心灰意冷的陳裕源輾轉奔赴南洋,創辦‘情定法拉’家紡品牌以紀念法拉。上世紀中期,他的後人將工廠遷回台灣時發現了陳裕源寫給法拉卻沒有寄出的信箋。隨後,他們到荷蘭去尋找法拉的後人,但並無下落,直到有一天,他們終於收到從荷蘭寄來的法拉當年的一本古舊的羊皮日記和一雙黃色的定情木鞋。‘情定法拉’這個淒美的故事,讓無數消費者為之動容而對它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