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咖啡”的中國意境(1 / 3)

智囊報告

作者:劉建飛

【 智囊導讀 】

“世界咖啡”這一“舶來品”,在中國的實踐過程中並不輕鬆。在此特別邀請在中國開展“世界咖啡”的實踐者坦露其中的困苦與喜悅、挑戰與成長,在他們的言行之中我們可以體悟到:如果認真地實踐,“世界咖啡”將自然地引導那些支持更大整體健康的彙談:一個公司、一個產業、一個社群、一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

【觀點】

關鍵詞:學習型組織 世界咖啡

自1995年發起,六大洲數以萬計的人們參與了世界咖啡式彙談,或在容納1200餘人的賓館舞廳,或在隻有十幾個人參加的溫暖的客廳。

當目標集中在運用對話加強建設性關係、合作性學習和集體洞察力時,世界咖啡式彙談可以作出特別貢獻。無論在商界、政府、醫療衛生、教育、非營利組織或社區組織,隻要將目標聚焦於運用對話來培養建設性關係、合作性學習,或者運用對話來研究現實生活中的挑戰和關鍵性戰略問題的集體洞見思路。

三年前,智囊傳媒與國際組織學習協會在中國的機構索奧(中國)就開展了合作,運用“世界咖啡”的形式與方法,為多家企業的學習型組織建設、領導力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社區的建設提供了服務。這種所謂“輕鬆”的彙談方式,能否承載學習型組織建設、領導力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社區的建設等“重大”課題?一直是我們的合作夥伴所擔心的,但其結果也往往超出我們合作夥伴的預料。事實上,一位熱情的中國經理人曾建議,這種簡單而高效的對話和投入過程應當被稱作“茶館”。

正是因為“世界咖啡”是一個高效溝通的工具,智囊傳媒和索奧中國一直都把它作為推動組織深度彙談的有效手段,包括外部的公開活動和進入企業內部訓練營。但“世界咖啡”作為一個舶來品,在應用的過程中,完全照搬照抄肯定是不行了,因此,如何在中國應用上有一個創新,令很多的企業非常關注。

世界咖啡作為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一種有效的集體對話方式,它將人們在一種真誠和共同學習的精神下齊聚一堂,通過營造好友們聚在一起喝咖啡聊天的情境和氛圍,讓背景各異、觀念不一、甚至素不相識的人能夠圍坐一起,進行心無掛礙的輕鬆交流和暢談,讓深藏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形成集體智慧。

那麼,應該如何從國際和國內的兩個視角來看?為什麼在國外能夠容易被接受,而中國的管理者還沒有完全弄懂?是文化原因還是製度使然?

為此,智囊傳媒邀請近兩年來一直持續推動中國企業學習型組織建設的索奧中國負責人張成林和李晨曄與智囊傳媒總裁傅強共同研討,這些專家先後為新奧科技、用友軟件、致遠軟件、大連泰德、中外運、北汽福田、諾維信等多家企業進行了學習型組織的建設服務,範圍涵蓋領導力、組織轉型、新型客戶關係建設等多個領域,而在其中,“世界咖啡”是必選的溝通工具,此外還邀請了《世界咖啡》一書的中文出版機構——機械工業出版社經濟管理分社副社長徐永傑和責任編輯趙麗敏回顧“世界咖啡”在中國的落地曆程。

在大家的探討中我們可以感到,“世界咖啡”的優點就在於強調通過集體彙談,讓我們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體現出對他人意見的尊重與珍惜,從而不斷激發新的智慧,最終達成彼此的共識。“世界咖啡”意味著每一條意見和建議都可能產生實際的效果,從而使參與者充滿信任感和責任心去積極地探討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它所表現出的魅力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掌握它能夠幫助組織發掘出更多群體智慧的結晶。

此“容器”非彼“容器”

智囊傳媒總裁 傅強

如果把“世界咖啡”比喻成一個容器的話,那麼它不是簡單的聊天,而是通過深度彙談,使討論的問題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

一開始接觸“世界咖啡”這個名字的時候,就非常地興奮,但在興奮之餘也有疑惑。原因是,對這個名字,大家以前也了解不多。另外,世界咖啡和學習型組織建設,在很多人看來沒有什麼關係。所以,我們在利用這個工具的時候,經常會有人問我,世界咖啡是不是研討會?這種問法還算比較正式的;有的人,直截了當地認為,世界咖啡就是聊天;更有甚者認為,世界咖啡就是智囊沙龍。所以當世界咖啡來到中國,第一個問題,就是它的鏈接的問題,因為沒有人告訴我這個事情,所以在解釋的時候就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對它進行解讀。

實際上,“世界咖啡”利用的是社區這個概念。在社區的氛圍中,大家喝咖啡的時候是非常輕鬆的,而且,這個時候,組織也是相對鬆散的,並不是以盈利為目標的,大家分別帶著不同的想法坐在一起,這是它的一種表現形態。如果把“世界咖啡”比喻成一個容器的話,那麼它不是簡單的聊天,而是通過深度的彙談,使討論的問題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這樣看來,它該如何實現深度彙談?應該有什麼樣的形式和內涵?把什麼東西放到世界咖啡這個容器裏能產生更大價值,這是作為管理者非常關心的問題。

我認為,“世界咖啡”這個工具,如果跟學習型組織進行有效鏈接的話,未來的市場一定會令人期待。這樣的話,整個空間就打開了。到底哪個是本,哪個是末。這並不在於世界咖啡本身是什麼,而是它能夠讓組織的能力發生變化,讓組織的形態發生變化。因為它可以改善大家的溝通氛圍,包括它的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形式。而且它把《第五項修煉》的環節都滲透在裏麵了。如果在寫“世界咖啡中國的實踐”的時候,不用再做新的解讀,而是說在這個過程中,我是怎麼使用世界咖啡。這樣的話,它一定會發生新型組織的形態,而且也會改寫組織的定義。範圍再擴大一點,組織的溝通、決策都有可能發生變化,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