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擊之下的電視業(2 / 3)

根據今年早前媒體披露的數據,2015年3月“芒果TV”日均活躍用戶近3000萬,較獨播之前增長迅猛。數據服務公司Quest Mobile在4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芒果TV”3月份月活躍用戶的增長率甚至達到109.0%,用戶使用時長增長率高達160.7%,這就是“獨播”之後帶來的用戶遷移效應。而在收益上,版權回收後《快樂大本營》、《爸爸去哪兒》等在線視頻廣告貼片收入與此前賣給互聯網的版權費相比也有明顯提升。

其實,當具有巨大內容優勢的湖南衛視開始自建版權壁壘,並用來反哺渠道,這對“愛奇藝們”都將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因為這意味著數億的視頻瀏覽量流失以及龐大的粉絲群的遷移。

不過反過來客觀地說,“芒果TV”仍然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就是因為其“芒果台”的色彩過於強烈,在獨播帶來流量的同時,反而可能形成一把雙刃劍。

如果用戶對“芒果TV”的認知固化成了“湖南衛視網絡版”,產品調性也就成了平台發展的天花板,甚至會威脅到平台中的其他內容。也就是說,除開“芒果係”的節目,其他類型的節目可能很難吸引到那些芒果台的鐵粉,比如曾獨播美國金球獎頒獎典禮但反響平平就是一個例證,這也會使得其他想在“芒果TV”上投放節目的製作者加以審慎。

當然,或許拿它與“愛奇藝”、“優土”等體量巨大的視頻巨頭們相比也不公平,如果湖南衛視充分利用“芒果TV”這一平台挖掘其粉絲群體的潛在價值,發展粉絲經濟,專注“小而美”,或許是一條可以嚐試的路線。

傳媒新“生態”

除了湖南衛視,在“互聯網+”上,動作更大的是SMG。

今年6月,SMG旗下兩大上市公司“百視通”和“東方明珠”資產重組一事正式落定,此舉被外界解讀為SMG集團的加速互聯網化。

作為在國內新媒體視聽服務領域的“大拿”,據悉,截至2014年上半年,百視通已經擁有200萬互聯網機頂盒電視用戶、3300萬數字電視一體機用戶、2200萬IPTV用戶、3800萬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和688萬戶電視購物與電子商務用戶,渠道受眾量巨大。

而在此之前,黎瑞剛也曾在不同場合中強調,互聯網電視將成為SMG的戰略重點,接下來,在已有基礎上SMG對渠道建設和搶占家庭互聯網入口的布局將會進一步加深。

從重組方案中募集資金使用方向就可以窺知一二:據悉,百億募集資金中有近50億元將投向互聯網電視業務相關,其中20億元購買優質版權內容、9.86億元投向全媒體雲平台項目、17億元投向互聯網電視及網絡視頻項目,以及4.18億的新媒體購物平台建設項目等。

當然,從家庭互聯網入口獲得流量隻是第一步,流量經營同樣重要。

重組之後,SMG原本分散的各個板塊整合成了一個生態係統,內容、平台、渠道與服務全覆蓋。其中內容板塊是傳統電視傳媒業務,包括節目、影視劇製作和版權經營;渠道則囊括了IPTV、互聯網電視、在線視頻,以及有線電視網絡,為全渠道;服務與應用板塊則包括數字營銷、遊戲娛樂、電視購物、電子商務和文化旅遊,值得指出的是,好好經營的話,遊戲、電視購物、電子商務等具有比較強的變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