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鑄造公司跟某機電廠是長期有經銷往來的兄弟單位,近年來機電廠由於經營不善,生產下滑,欠鑄造公司累計貨款已達16萬元。正在鑄造公司對機電廠的經營狀況做了詳細了解,對這家生意夥伴的付款能力有些擔心時,機電廠又向該廠訂購電機鑄件3000個,要求年底交貨。鑄造公司借口資金周轉有問題,在訂合同時要機電廠預付20%貨款,機電廠隻得抵押貨款13萬元作為預付金。鑄造公司拿到13萬元的預付金以後,立即借口事多幹不了,便將這筆生意轉讓給一個規模較小的鑄件廠,並隱瞞了預付金這一細節,雙方簽訂了轉讓合同。可是就在鑄件廠接到轉讓合同幹得正歡時,機電廠突然宣布破產。鑄件廠拿著轉讓合同去找機電廠賠償損失,機電廠老總沮喪地說:“正因為我們資不抵債才宣布破產,不然哪還用得著你來索賠!”
現在我們進行任何一種交易都知道應簽訂合同,但在締約時,一定要考慮到對方的履約能力和合同文本的嚴肅性。因為合同是我們攥在手裏防範風險的唯一武器。
經濟不景氣時最常見的現象是連鎖倒閉,原本經營狀態良好的公司會因客戶倒閉而受到牽連。
所以,客戶包括經營狀況良好的客戶都沒有絕對把握不會倒閉。越是對大客戶,越要嚴格管理應收賬款。一旦客戶突然倒閉,即使是票麵價值幾十萬元的應收票據也會成為廢紙一張,公司難免遭受巨大損失。
故此,公司務必對應收賬款嚴加管理,保持充足的財力,避免不期而至的呆賬。呆賬不僅會使公司失去銷貨債權,同時也會因失去一個大客戶而使公司銷售額暴跌,這種打擊遠比想象的危害要大得多,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危險客戶常見征兆:
(1)資金方麵:提出變更清償條例;延遲繳納利息;要求由現金或支票支付貨款改為開收據;要求延長貨款結算周期;延遲發薪資。
(2)人事方麵:經營者或財務負責人經常看不到人影,去訪問見不到本人;員工士氣低落;離職人員顯著增加。
(3)公司環境:彌漫蕭條氣息;公司內一片混亂,如何整頓無人關心;庫存過剩,也不加以整理;客戶紛紛離去;事故增多(次品、退貨、交通事故);無貨(客戶停止供貨);有行將倒閉的傳聞;業內口碑不佳;員工調出調入頻繁;員工平均年齡偏大。
分析近年來的企業倒閉原因,銷售不振占50%以上。要防範客戶倒閉求償無門,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設法定期取得客戶的經營狀況和財務報表,把握其內容和問題的所在,一旦發現危險征兆,立即要求其改善,根據實際情況,不排除更改清償條件。
(2)密切維持與客戶的接觸,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客戶的苦衷,設法提供支援。
(3)確保足夠的擔保。
(4)預防萬一,以合同約束收回商品的承諾。
少受損失也是降成本
任何重大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先兆的,在事情未發生時,察危機之征,果斷出手,避免禍患,就能使企業少受損失。其實少受損失也是降低成本,所以,企業管理者在公司運營時一定要細心,隻有這樣才能發現危機的苗頭,進而避免損失。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裏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發生火災。主人聽了沒有做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裏果然失火,四周鄰居趕緊跑來救火。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是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一般人認為,足以擺平或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其實這種認識有失偏頗。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更勝於治亂於已成。由此觀之,企業問題的預防者,其實是優於企業問題的解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