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基民常備實戰技法(4)(2 / 3)

投資者了解基金以往的業績不僅是必要的,同時因投資者的預期而給基金管理人一定的運作基金壓力,從而使基金經理也會采取更加積極的資產配置策略,從以往的基金運作中積累經驗,以更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

3.基金產品投資組合中的對比

通過資產配置組合將會看到基金投資的風格是穩健型、中庸型還是激進型,是具有短期波段性的收益特征,還是具有長期周期性的收益特征。

4.基金經理之間的對比

作為基金的決策者和指揮家,基金經理在基金產品運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金配置資產的知識性、專業性和操作實戰經驗,都需要一位具有多方麵知識和能力的優秀基金經理來完成。

5.基金費率之間的對比

投資基金,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投資分紅。但在基金運作過程中或某些基金產品在設計之初,就兼顧了基金的短期收益(如指數型開放式基金)。因此,考慮基金的申贖成本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較低的申贖費率,對投資者進行基金的短期投資套利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6.基金營銷服務中的對比

投資者購買了基金產品,不但不能放置不管,反而應當采取積極主動的跟蹤和管理措施,並時刻關注基金的基本麵變化、基金信息、基金淨值的變動等。如果投資者選擇了一家服務良好的渠道商,將會省去很多勞頓之苦。隻要利用渠道商的定製信息提醒服務、發送E-MAIL、郵寄基金資訊等方式,輕鬆實現基金的動態跟蹤,從而避免因信息缺失而遭受投資損失。

4.1.4如何應對基金的“波動”

投資者買基金的根本目的是長期持有基金並從中獲利,而在基金的實際投資中卻往往適得其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者不注意觀察或未能掌握基金的“波動”情況。正如股票投資一樣,市場是否會變盤,都有一定預兆,基金投資也不例外。當基金的基本麵發生變化時,常常會引起基金淨值的變動和業績的增減,從而對基金投資者的收益產生影響。掌握基金的“波動”表現,還需要投資者從以下四個方麵進行判斷:

1.基金經理更替

一隻基金運作業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與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密不可分。對於股票型基金來說,穩健型的基金經理、保守型的基金經理與激進型的基金經理在操作風格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基金經理的更替,勢必會影響到基金的業績表現。同樣,當基金經理運作一隻基金,其業績到達一個階段性峰值時,此時的基金經理更替,更應當引起投資者的注意。該基金的業績能不能繼續增長,將是考察下一位基金經理運作能力的關鍵。另外,對於多次跳槽的基金經理,也應當重點關注。

2.基金的股票周轉率

基金的股票周轉率是指基金購買量和售出量的最小值與基金的淨資產之比。當一隻基金的股票周轉率為100%時,說明其周期為1年;當一隻基金的股票周轉率為50%時,其周轉周期為2年;同樣,當股票周轉率為200%時,其周轉的周期為6個月。但為了增加股票的利差收入,基金管理人會進行多次交易,從而使基金的股票周轉率達到300%,甚至於更高,從而加大交易成本,引起基金淨值的“波動”。因此,合理的股票周轉率,對基金產品的穩健操作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意義上來講,60%的股票周轉率可以作為基金股票周轉率的正常標尺。

3.突發的基金分紅

一隻基金隻要保持業績穩定,其分紅也是相對穩定的。當一隻基金出現突發的分紅潮時,應當認真分析該基金的業績情況和所處的運行環境。基金頻繁分紅,既不利於基金的成長,也不利於基金管理人的利益。當出現巨額分紅時,投資者應當觀察基金的申購和贖回情況,並進行份額的觀察,了解其分紅的目的是否是為了應對基金的贖回。

4.基金的淨值

一隻基金是不是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對基金淨值是不是能保持持續的穩定增長非常重要。由於基金配置資產的不同,因此受基礎市場影響也不盡相同。但判斷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的能力和水平,隻看基金是否跟蹤基礎市場變化是遠遠不夠的。當基礎市場上漲時,其資產配置品種的增長幅度是否能夠強於基礎市場的增長幅度;而當基礎市場下跌時,其淨值又是否低於基礎市場的下跌幅度。唯有此,才能真正的分辨出基金的良好成長性。因此,對基金的淨值增長做出合理的判斷,基礎市場的變化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4.1.5大盤基金和小盤基金的區別

首先要明確的是,大盤基金和小盤基金不是指基金本身的規模,而是指基金投資的方向。如果基金投資大盤股,就是大盤基金;如果投資小盤股,就是小盤基金。這和基金規模沒有關係,一個2億規模的基金可能是大盤基金,一個100億規模的基金也可能是小盤基金。

但是,到底哪些是大盤股,哪些是小盤股,不同機構的區分標準是不一樣的。

1.不同機構的區分標準

(1)晨星標準。對於國內A股上市公司,晨星按照總市值的規模將其股票劃分為大盤、中盤和小盤三類。具體劃分標準如下:將股票按照其總市值進行降序排列,計算各股票對應的累計市值占全部股票累計總市值的百分比(Cum-Ratio)。

大盤股:累計市值百分比小於或等於70%的股票;中盤股:累計市值百分比在70%~90%之間的股票;小盤股:累計市值百分比大於90%的股票。

這個定義並不容易看懂,還是舉例說明吧。晨星把所有的股票按市值從大到小排列,假如股票市值分別為5、4、3、2、1,然後累加起來就是5、9(=5+4)、12(=5+4+3)、14(=5+4+3+2)、15(=5+4+3+2+1)。這樣各個股票對應累計市值的百分比(Cum-Ratio)就是33%、60%、80%、93%、100%。按照晨星分類,頭兩個(市值為5和4)是大盤,中間一個(市值為3)是中盤,最後兩個(市值為2和1)是小盤。

(2)廣發小盤。每半年將對中國A股市場中的股票按流通市值從小到大排序並相加,累計流通市值達到總流通市值50%的股票歸入小市值公司股票集合。按照上麵的例子,從小到大的排序就是1、2、3、4、5,那麼累計市值就是1、3、6、10、15,占總市值的比例就是6.6%、20%、40%、66%、100%。對於廣發小盤來講,市值是1、2、3的為小盤,市值為4、5的為大盤。

由於分類標準不一樣,在一些情況下,按晨星分類的大盤股會被廣發小盤分類到小盤裏麵。而且由於市場的變化,股票市值也會變化,原來的小盤股可能會升到大盤股去,這就是廣發小盤基金大量拋出洪都航空股票的原因,也就是當時熱鬧一時的“洪都事件”。

2.關注中證指數係列

還有一種方式是通過中證指數公司最近開始發布係列“規模”指數來進行分類。

(1)中證100指數:這是在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中選擇市值最大的100隻股票組成的指數,也是滬深兩市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100隻股票。這100隻股票大概覆蓋了A股流通市值的一半,實際上就是A股市場的大盤股票指數。

(2)中證200指數:在滬深300中扣除中證100剩下的200隻股票組成的指數。這200隻股票大概占據了中國A股市值從50%到70%中間的20%部分,可以認為是中盤股指數。

(3)中證500指數:這是A股中排在滬深300以後的500隻股票組成的指數,大約構成了A股市值從70%到90%中間的20%部分,可以認為是小盤股指數。

(4)中證700指數:由中證200和中證500的成分股共700隻組成的指數,占據A股市值的50%-90%部分,可以認為是中小盤股指數。

(5)中證800指數:由中證100、中證200、中證500共同組成的指數,覆蓋了A股市場的90%部分,可以認為是大中小盤綜合指數。

再加上著名的滬深300指數,包括中證100和中證200的指標股,可以認為是大中盤指數,這樣就有一個非常完整的大、中、小盤指數係列。那麼通過基金的重倉股分析也基本上可以明確基金的投資風格。例如按照中證指數分類,廣發小盤基金就是一個中小盤基金。

4.1.6基金資產配置多大比例合適

基金這個詞彙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老百姓的口中,許多以前從未接觸過基金的人也都躍躍欲試。對於在這樣大環境下湧現的新“基民”而言,怎樣了解基金,基金在個人理財投資中應占多大比例為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