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股民常備實戰戰法(3)(2 / 3)

這種策略,與保本型基金牛市中采用的策略有些類似。

(3)市場向好預期強烈。

如果投資者對市場長期向好趨勢確有把握,也可以考慮增加股票基金的投資比例,提高組合的風險收益水平。不過,這對投資者的市場判斷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更保守,更安全

有的時候采取更保守的策略也許更為明智。在下麵的幾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考慮低投資組合的風險:

(1)市場趨勢變壞。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增加低風險品種的投資比例,股票基金或混合基金也考慮多配置一些波動性較小的較為穩健的品種。

(2)投資收益達到甚至大大超出了原定的目標。

【例】假如組合已經翻了一番,賺到500萬元,而這個目標是投資者計劃10年後達到的。有了這500萬元,若以後每年有5%的收益,也足以滿足家庭的小康生活,那麼投資者就應該考慮是否應該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水平,使其能夠更穩健安全地達到5%的年增長目標。

從某種意義上說,投資本身反映著一個人的人生態度。也許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不僅不會見好就收,反而會把自己的目標定得更高。但無論如何不要忘記,自己其實有另外一種選擇,適可而止也是一種智慧。

(3)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考慮逐漸采取更穩健的策略。

有一種特殊類型的基金叫做生命周期基金,是根據投資者人生不同階段風險收益偏好不同而設計的一種配置型基金。比如大成財富管理2020生命周期基金,前五年股票投資比例最高可達95%,重在獲利;之後越接近目標期限(2020年),股票比例上限越低,債券比例下限越高,收益日趨穩健,重在保值。到2020年之後,這隻基金逐步演變為一隻低風險債券型基金。

投資者可以參照這種理念,根據自己的年齡增長和人生計劃,對自己的基金投資組合進行調整。當然,如果有適合自己的生命周期基金,也可以考慮購買。

3.2.3低成本購買基金有招數

隨著證券市場的不斷上漲,基金淨值也是水漲船高,在不考慮基金贖回的情況下,還有沒有機會(認)申購到低成本的績優基金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基金作為一種中長期的投資產品,其投資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但怎樣才能在基金成長過程中捕捉到好的投資機會,仍然不乏一些技巧。

1.利用牛市中的震蕩機會,捕捉其中的投資機遇

證券市場目前正處於曆史的高位,任何的基本麵變動,都有可能引起市場的震蕩,從而使基金的淨值在大盤的調整中受到衝擊和影響。但這種影響畢竟是短期的,對於選擇基金進行中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來講,是難得的低成本購買的機會。俗話說,千金難買牛回頭。對於基金投資來講,同樣如此。

連續追蹤一隻績優基金進行持續性投資,往往會起到攤低購買基金成本的作用。

目前,各基金代銷渠道都提供了定期定額買基金的辦法,運用到牛市行情中買績優成長性基金,是一種理想的投資辦法。但麵對基金回調的機會,而一次性地投入較多的資金購買,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而並非按照既定的定額扣款的形式。加上證券市場變幻莫測,在看好證券市場的中長期發展時,局限於每月扣款一次也不是明智之舉,而應當根據證券市場的變化隨時做出調整。因此,根據投資時機的不同而靈活運用定期定額買基金的方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低成本不應忽略(認)申購、贖回費

相對於證券市場的股票交易手續費來講,基金的交易費率較高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投資者不適宜進行頻買頻賣基金的主要原因。但為了更好地為投資者提供交易上的便利,及對基金轉換的需求,基金管理人根據不同的營銷渠道及所提供的服務要求的不同,而製定了相應的費率優惠措施。由於網上服務成本低,基金費率打折優惠幅度較大,為投資者節省較多的手續費,網上購買基金是一種不錯的攤低成本的渠道。

3.用基金分紅進行再投資,也是降低基金申購成本的理想渠道

為了鼓勵投資者進行中長期的基金投資,基金管理人都會推出一定的紅利再投資的費率減免措施,這對於投資者降低購買基金成本是有幫助的。

3.2.4信用卡搭配貨幣基金巧賺錢

其具體操作的方式為:投資者可在同一家銀行辦理一張可用來申購貨幣基金的儲蓄卡和一張可透支的信用卡,然後把每月的工資留下少量應急的現金後,全部存到儲蓄卡中,並全部購買成貨幣基金。而日常所需消費則全部使用信用卡透支。當投資者每月接到信用卡賬單後,在到期還款日的前兩天贖回相應額度的基金還賬即可。投資者的儲蓄卡同時應設置“自動還款”之類服務功能,這是免費的。

3.2.5如何構建核心基金組合

確定投資目標之後,基金投資者開始著手組建自己的基金組合。基金組合需要多少隻基金才是最好呢?其實數量並不重要,構建基金組合最終要實現的就是分散投資。在基金組合中,核心組合占據了主要位置,並對整個投資組合的最終風險回報起著決定性因素。

什麼是核心組合?核心組合是投資者持有投資組合中,用以實現其投資目的的主要部分,它是整個投資組合的堅實基礎。如果將構建基金組合比作蓋房子,構建核心組合則是打地基。地基是否牢固決定了房子以後的穩固,因此構建核心組合也對投資者最終投資目標的實現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1.如何選擇核心組合

核心基金應該是業績穩定、長期波動性不大的基金。這就要排除那些回報波動很大的基金,例如前一年回報為前幾名,第二年卻跌至倒數幾名的基金。許多投資者,特別是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投資者,往往在基金業績差的時候就贖回了,因此不容易長期堅持持有。業績穩定的基金雖然往往不是那些最搶眼的基金,但卻起著組合穩定器的功能,在組合中其他基金回報大幅下降的時候,可以減少整個組合回報的下降幅度。

對於長期投資的組合,不妨選擇大盤風格的基金作為核心基金組合。因為大盤基金投資的大多是大盤股票,而大盤股票通常比小盤股票的波動性小。在大盤基金中,哪種風格的基金更適合作為核心基金呢?平衡型基金兼有收入型和成長型的特征,波動也較小,不失為好的選擇。此外,基金經理投資策略比較分散的基金,往往波動性也比較小,比較適合擔任核心組合中的角色。

對於中短期投資的組合,可以選擇債券型基金成為核心基金組合。投資者應選擇那些持有高信用級別、期限較短的債券的基金,因為信用級別較高的債券風險較小,期限較短的債券波動也較小。也就是說,選擇債券型基金作為核心組合的時候也是挑選那些業績穩定、波動性小的基金。現時,國內有的債券型基金持有一定的股票或者可轉債,從長期看股票和可轉債的波動風險會比普通債券大,因此投資者應當避免選擇股票和可轉債持有比例較高的債券型基金作為核心組合成員,而盡量挑選純債比例較高的基金。

2.核心組合比例應超半倉

核心組合的比例可以占整個組合的70%~80%,甚至100%,因人而異,也沒有固定的標準,具體需結合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但是核心組合最好占投資組合的一半以上,因為它是投資者賴以實現投資目標的主要部分。如果投資者的投資風格比較保守,可以僅投資在核心組合上,或者大部分投資在核心組合上。

投資組合中,核心組合之外的為非核心組合。非核心組合可以投資在中小盤基金、行業基金或是投資策略比較集中的基金。非核心組合通常波動較大,卻可帶來較高的回報。雖然非核心組合並不是投資組合中必需的部分,但可以幫助提升整個組合的回報以及增加投資的分散性。

3.3基金投資風險防範戰法

3.3.1基金投資有哪些風險

1.市場風險

指基金所投資的證券價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產生波動,導致基金收益水平變化的風險。影響證券價格的因素包括國家宏觀政策、經濟周期、利率水平變動、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和通貨膨脹等,這些因素都會引起證券市場價格的波動,從而導致基金的收益水平發生變化。

2.管理風險

指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例如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決定基金的收益狀況、注冊登記機構的運作水平直接影響基金申購和贖回的效率等。

3.交易價格未知的風險

基金的申購和贖回價格按照申購或贖回當天的基金份額淨值計算,該淨值是在當天交易結束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在申購、贖回時並不知道這一淨值,無法準確預知會以什麼價格成交,因此要承擔申購或贖回當天基金份額淨值不確定的風險。

規避基金投資風險的主要方法是選擇信譽良好、管理完善、經驗豐富、內控機製健全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進行投資,同時對所投資的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市場給予適當的關注,必要時可以進行谘詢,聽取投資顧問的意見。

3.3.2投資開放式基金的風險

開放式基金是一種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工具,它不同於銀行存款或國債,不能保證投資人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開放式基金的風險有以下幾個方麵:

1.流動性風險

當基金麵臨巨額贖回或暫停贖回的極端情況下,基金投資人可能無法以當日單位基金淨值全額贖回,如選擇延遲贖回則要承擔後續贖回日單位基金資產淨值下跌的風險。

2.申購、贖回價格未知的風險

對於基金單位資產淨值在自上一交易日至交易當日所發生的變化,投資人通常無法預知,在申購或贖回時無法知道會以什麼價格成交。

3.基金投資風險

開放式基金的投資風險包括股票投資風險和債券投資風險。股票投資風險主要取決於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證券市場風險和經濟周期波動風險等;債券投資風險主要指利率變動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的風險和債券投資的信用風險。

基金的投資目標不同,其投資風險通常也不同:收益型基金投資風險最低,成長型基金投資風險最高,平衡型基金居中。投資人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財務狀況和投資目標的基金品種。

4.機構運作風險

(1)係統運作風險。

指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注冊登記機構或代銷機構等當事人的運行係統出現問題時,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2)管理風險。

指基金運作各當事人的管理水平對投資人帶來的風險。

(3)經營風險。

指基金運作各當事人因不能履行義務,發生經營不善、虧損或破產等給基金投資人帶來的資產損失風險。

5.不可抗力風險

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發生時給基金投資人帶來的風險。

3.3.3試探性投資

新入市的投資者在基金投資中,常常把握不住最適當的買進時機。如果在沒有太大的獲利把握時就將全部資金都投入基市,就有可能遭受慘重損失。如果投資者先將少量資金作為購買基金的投資試探,以此作為是否大量購買的依據,可以減少基金買進中的盲目性和失誤率,從而減少投資者買進基金後被套牢的風險。對於很多沒有基金投資經曆的投資者,建議不妨采取“試探性投資”方法,從小額單筆投資基金或每月幾百元定期定額投資基金開始。如您有2萬元可投資,不妨第一次以1000元投資一隻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約1~3個月後,待您對基金投資有一定了解後,再逐步增加投資額。單筆投資1000元,即便投資損失10%,至多不過損失100元,傷害不大。此外還可嚐試每月定投300元,連續投6個月,由於分散時間投資,可能的損失將更低。總之,設定您可接受的風險度,這一步非常重要。

那麼如何在眾多基金中進行選擇呢?

(1)根據風險接受程度選擇。

如風險承受力較高,以偏股型為佳,反之則以混合型為好。

(2)選擇2~3家基金公司的3~5隻基金,以分散投資風險。

(3)選出好公司中表現優秀的基金。

如果過去3~12個月的基金業績表現比指數好,應該不會太差。但不論資金多寡,同時追蹤的基金不應超過5個,否則就不易深入了解每隻基金。何況基金本身持股就很分散,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風險。

(4)買基金後還要堅持做功課,關注基金的漲跌,並與指數變動做比較,由此提高對基金業績的研判能力,此外還可登錄基金公司網站,收集基金持股資料及基金經理的觀點,提升對基金業的認識,幾個月後您也可以變成基金投資的專家了。

3.3.4巧妙應對基金的“套牢”

投資者購買基金後,因各種原因而導致基金淨值跌破“成本價”的情況時有發生。投資者如果不能正視基金“套牢”現象,就難以實現基金“解套”的目的,從而喪失投資中的機會。其實,基金“套牢”是常有之事,投資者隻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就完全可以避免長期被套,或盲目割肉贖回,以下四種應對策略,投資者不妨在實際操作中加以靈活運用:

1.攤低申購成本法

如果投資者持有的基金品種與證券市場的關聯度極強,而且適逢證券市場處於運行周期的低穀,或者處於階段性的底部,投資者完全可以購買基金產品,起到攤低基金投資成本的作用。

2.轉移投資風險,達到防止買基金後越套越深的目的

當投資者購買了相對高點的基金,正值證券市場的階段性頂部,投資者應采取及時有效的止損措施,將股票型基金轉換成貨幣市場基金,並靜觀證券市場的變化,從而選擇最佳的投資時機重新介入。既起到了回避股票型基金淨值下跌的風險,也充分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