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隱性管理,讓課堂管理更高效(1 / 1)

隱性管理,讓課堂管理更高效

觀點參考

作者:張霞玲

課堂教學的隱性管理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心理暗示、情緒感染等手段,對學生采取間接控製,或通過潛在力量影響學生行為和心理狀態的一種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與顯性管理相對應,主要通過師生之間的心靈默契達到管理的目的。顯性管理往往表現為強製性,而隱性管理則呈現出內隱、感化性。

作為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課堂教學隱性管理的運用,有其獨特的價值追求。一是主動性。隱性管理是教師有意識的、主動的管理行為,是課堂顯性管理的華麗轉身。二是創新性。教師個性的千變萬化,決定了課堂隱性管理是一種個性化極強的管理方式,教師必須運用自己的智慧不斷變化、創新,方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收到實際效果。三是嵌入性。這是隱性管理的一項重要原則。因為管理是隱性的,所以必須春風化雨般嵌入課堂教學環節中,使學生在享受學習樂趣的同時,不知不覺接受教育和管理。四是可接受性。管理的方式和藹可親,管理的語言幽默風趣,時時、處處都體現出對學生的嗬護與尊重。

課堂隱性管理方法很多,常見的有這樣幾種。

埋下伏筆。假如你對班級很了解,知道少部分學生容易在課堂上走神,那可以在上課前和這部分學生說,上課將要提問幾個問題,引導並暗示他們要非常認真地聽。

魅力感染。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資源,能吸引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從這個角度講,魅力感染,是隱性管理的一種藝術化的、無聲、無形的形式。每一個教師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思想素養和身體素質,不斷豐富自身的人格魅力。

發問提醒。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是一門學問,形式多樣,意義深廣。作為隱性管理意義上的提問,則帶有提醒、警戒,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意義。如果你正結合學生在黑板上板演的問題進行講解時,不經意間發現一個小男孩被窗外的小鳥吸引過去,這時你可以請那個小男孩判斷上黑板做題學生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不管他能否準確判斷,你的發問已就是隱性管理行為,並對他產生了管理效益。

表揚激勵。最好的管理就是表揚激勵。在課堂上,我們可以表揚某一名同學,也可以是同桌兩人,或者是某一個小組的幾個人。對其他孩子來說,就是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他們馬上會去效仿。

以目示意。作為老師,應該練就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用眼睛掃視全班、專注教室某處、微顯不悅等,都可以對學生產生很好的管理效果。如上課的預備鈴聲已響,孩子們還沉浸在課間的愉悅中,嘰嘰喳喳像小麻雀一樣說話不停,這時你可以用全班掃瞄法,一會兒學生就靜下來,伏在桌上靜息準備上課。再比如,大家都在認真寫數學課堂作業,一個小朋友玩起了自己的新鉛筆,這時你可以不聲不響,用目光送去你對他做小動作的批評。

走動暗示。當學生注意力分散,低頭做自己的事或翻看其他書本,而其他的隱性管理方法又不太適宜之時,你可以邊講課邊踱至學生身邊,停住並站立一會兒,學生便會迅速意識到老師在提醒自己要注意聽課,積極思考問題。

以手示意。由於種種個性化的原因,學生在課堂上有時會犯困,昏昏欲睡,甚至打盹。這時你可以輕輕走到他身邊,在不影響其他學生的情況下,輕撫一下他的頭或肩膀,這孩子能立刻清醒並投入到學習中。

聲音調控。老師聲音的抑揚頓挫,能讓學生聽得舒服,聽得入耳,最關鍵的是學生不易走神。當然,當你發現學生有走神的跡象,可根據實際情況,放慢語速,或調整音量,或停頓一、兩秒鍾,來示意注意力分散的同學。

通過以上的闡述,我們不難發現,在課堂教學中科學運用隱性管理,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一方麵,它削弱了學生對管理的逆反、厭煩心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老師的建議,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心理保障。另一方麵,隱性管理的運用,節約了教師組織教學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時間利用率。第三方麵,隱性管理的運用提高了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水平;管理是一門藝術,尤其是隱性管理運用更需要藝術化設計,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教學藝術的一種提升。最主要的是,隱性管理能有效融洽師生關係,建構和諧課堂,能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積極性,讓課堂教學更高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張芝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