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如何走向真實高效?
經驗薈萃
作者:樊智濤
踏踏實實地做點教育科研,對我們每個學校、每個教師都是至關重要的。就學校層麵來講,如何走實教育科研的過程,如何具體推進教育科研,現結合我們學校的教育科研實踐談談粗淺的看法。
1.準確定位教育科研的認識。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是轉變教師的思想,開發教師的研究能力。隻有一個學校全體教師自覺地投入到教育科研之中,才能整體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教育科研不是校園中少數勤奮者、知名人士的專利,每個教師都需要教育科研,是全體教師的“生活必需品”。要想在信息化時代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就必須緊跟時代的脈搏,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而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開展教育科研。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敏銳地發現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切實地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嚴謹地總結、歸納、完善、提升解決相關問題的辦法,並形成範式在一定範圍內推廣應用,發揮其最大效應。
2.選擇適合教育科研的內容。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有共性特點也有個性差異,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即使是同樣的問題在不同時代也會產生不同的特性。選擇什麼樣的課題來研究呢?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們要針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選擇一些務實有效的微課題來進行研究。每個教師都固有一套教學模式,根據自身教育教學的經驗教訓,反思教材、反思教學的有效性、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梳理出教育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結合自己的研究積澱,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內容。研究的內容不在於多麼的全麵廣泛,而在於有實踐價值,有可操作性。這些微課題的研究成果必然會相互滲透,舉一反三,從而將教育科研引向深入,引領學校的科研向更高層次邁進。
3.搭建實施教育科研的平台。教育科研需要一定的空間與時間,需要學校為廣大教師搭建平台。我們推行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每學期一次掛牌上課與一年一度“紅燭杯”競賽、對外公開教學,為教育科研的推進提供了實踐的土壤、交流的平台。我們還舉行一年一度的德育論壇與教學論壇,圍繞學校的課題研究,確定不同的論壇主題,讓全體教師都融入到學校的課題研究中,人人都成為教育科研的參與者。
4.提供教育科研的理論支撐。一線教師擁有實踐經驗卻缺少理論積澱,因此研究往往缺少深度,對於實踐研究的提煉缺少體係。我們邀請專家就教育研究的課題開展講座、上示範課,就教師在研究中出現的問題給予解答,以減少教師科研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我們還推薦一些引領教海探航的專業書籍給教師,通過講座、讀後感等形式,要求教師必讀一些相關書籍,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此外,我們還設立一些名師工作室,通過定期的專家引領,讓廣大教師有追求的動力與方向。
5.總結教育科研的研究心得。實踐得出的經驗,隻有上升為理論的概括,才能使思維的結晶沉澱。及時做好階段過程中的小結,是推進教育科研走向深入的重要舉措。每位教師在教育科研的過程中,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感悟,而大多數教師忽略了過程中的捕捉,以致很多思維的靈光流失。隻有隨時將其記錄下來,並加以整理推敲,形成文字方可形成思想,形成體係。大力倡導教師撰寫教育日記,促進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反思,總結經驗,尋找不足,既能為教育科研提供實踐素材,又能對教育工作起到鞭策引領作用。
6.推廣教育科研的研究成果。很多基層學校擁有教育科研的成果,但往往忽略了對研究成果的推廣,從而湮沒在個體的範圍內或失之於短效。其實,學校的辦學質量不僅靠硬性的指標達成,還需要有教學研究的軟環境的支撐。一個葆有先進的教育科研的學校,必然會成為知名的學校,也必然會提升學校的品位,讓廣大教師以校為榮,產生職場工作的幸福感,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精業創新,必將推動學校辦學質量的提升。
當然,我們在推進教育科研的同時也要實事求是,靈活變通。每一位教師應該理性麵對學校的現狀,冷靜剖析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選擇性地推廣先進的教育科研成果,有創造性地開發研究項目,尋求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從而全麵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台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