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自主參與學校管理
經驗薈萃
作者:朱愛華
如果我們的學校能夠交給學生管理,能成為學生多年以後的幸福記憶,那該是多麼令人神往。為了讓全校師生都能過上這樣幸福完整的理想教育生活,經曆自主管理的美妙體驗,我校進行了“學生自主管理能力訓練周”的實踐探索。
1.基於課程改革的管理變革。“把學校交給學生管理”是以“學生自主管理周”為突破口,在德育處、班主任的指導下,由一個班級暫停正常課程而全程參與學校課堂巡視、兩操管理、課間秩序督查、環境衛生的整理、散學紀律的督查等方麵的管理評價,做到參與管理全員化、課程設置特色化、管理人員自主化、管理範圍覆蓋化、問題糾正及時化、能力培養全麵化。與以往的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工作不同的是,我們將此納於學校課程改革的一部分,以能力訓練為主,打破原來課程設置,一周設置“短課程”(因要參與全校各班課堂管理,他們的課堂一般為20-25分鍾),除禮儀迎賓、升旗儀式、紅領巾廣播台節目編輯及播音等固定項目外,還開設語文特色課程、數學特色課程、社會實踐能力訓練課程等。我們力求借助能力訓練課程,讓學生學到課堂之外的東西,促進學生能力全方位提高。這種課程設置,不僅給每一個學生創造了鍛煉自我的機會,讓自主管理周班級的每一位同學都興奮地、自豪地享受著一名自主管理員的權利,自覺地承擔著相應的責任。同時也因課程內容的開放性與生活的融通性以及課堂中的可創造性,讓這些孩子感到來自特色課堂的無限魅力,成為恒久難忘的記憶。
2.基於常規隊部管理模式的變革。自主參與學校管理,改變了原本大多數學校推行的在大隊輔導員負責製下的大隊部被動式管理模式,建立了以班級為單位的一周自主管理模式,在自主管理當值班級內成立自主管理委員會,組織、協調並統籌安排一周學校自主管理事務。同時,還在班級自主管理委員會下設立校長助理一名(負責與校長溝通,了解每天需處置事務),駐點(班)督查小組若幹(負責對駐點班級進行全方位管理),流動巡查員若幹(檢查學校整體情況及自主管理情況),緊急協助小組(負責針對學校突發事件及時給予幫助),從而達到自主管理模式要求的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標。我們做到管理時間全覆蓋,從早晨學生到校到放學時路隊秩序管理,盡在自主管理之列;管理內容全覆蓋,班級自主管理權限從班級晨會、衛生、課堂、紀律、文明禮儀、路隊等方麵,無所不管;管理對象全覆蓋,自主管理針對的對象不僅是學生,同時也督查著教師(包括教師是否及時到班、課堂秩序等)的言行。對於發現的問題,督查員會及時與該班老師進行溝通,並於每天下午放學前通過《自主管理督查反饋表》告知該班一日表現,校長助理會將全校一日管理情況,向分管領導和校長彙報。同時,借助家校通平台,班級自主管理委員會在每天放學後會將當天自主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公示,表揚先進,通報問題。每周一的國旗下講話,上周當值班級會進行一周自主管理小結。這樣,一周的班級自主管理能力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管理能力,更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自製力、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社會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真正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麵提升。
3.基於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變革。自主參與學校管理中,學生可以自信地接待市長,他們發出“不當家不知油米貴,不管理不知管理難。我發現管理別人的不易,以後當其他班級值日時,我要自己把自己管好”的感慨。麵對這樣的管理改革,老師們從當初“一周不上課,孩子心野了,收不住怎麼辦?”等質疑,到“這項活動的開展,會留給學生一輩子的記憶,會讓孩子終生難忘。花一周的時間,值!”等感歎。家長也認為,這讓孩子在活動中學會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膽量也變大了,更主要的是這讓他們有了責任感。
自主參與學校管理,是我校“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管理理念下的大膽探索與實踐,也是我校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之路的有力注腳。自實行學生自主管理訓練以來,學校管理減少了管理盲點,學生真正成了學校管理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同時,學校也開展“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課題研究,開放綜合實踐課堂,完善自主管理製度,努力將學校的自主管理模式課程化、係統化,從而謀求學生自主管理的最大效益化。
(作者係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