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體會他人的想法
我們平常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多數情況下是其自我的表現,而不是本我。一旦某人有極不友好的表現時,人們常說:“他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了吧”、“他終於現出原形了”、“這個人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啊”、“真沒想到他骨子裏麵……”其實,這些話的意思是說,看到他的本我了。
人們之所以發出上述感歎,說明一個人的本我往往隱藏得比較深,是不易被別人察覺的。而一個人說出的話,並不完全代表其內心的真實想法,在公眾場所尤其如此。然而,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與人打交道時,又需要準確地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才能滿足對方的真正需要,獲得對方的好感。所以,隻有掌握了洞察他人本我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影響他人。
1.了解他人的想法
無論是推銷產品,還是說服他人,都需要清楚了解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許多情況下,我們無法理解對方,不知道對方的想法,是因為我們不善於換位思考。隻要我們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對方了。
可能有人會問:“你說得輕巧!我想知道我們集團公司老總的想法,也知道要換位思考,可我換不上去啊!我又沒當過老總,怎麼換位?”需要說明的是,換位思考並不用換到原位。因為“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本我很相近。所以,隻要在相似的境況下,人的本我需要就會基本相同。換言之,人的外部條件相似,其內在本我的想法也大致相近。
沒當過老總,當過部門經理沒有?部門經理的想法與老總相似:“既然選我做經理,隻要大家團結在我周圍,齊心協力完成部門計劃,我們就會前途廣闊。”
沒當過部門經理,小學當過班長沒有?班長的想法同老總相似:“既然選我當班長,大家隻要都聽我的,團結在我周圍,努力完成班級計劃,班級搞好了,每個人都會受益的!”
沒當過班長,當過課代表沒有?課代表的想法與老總相似:“交作業!”“對不起!課代表,我昨天家裏有點事兒,所以作業沒完成。”“怎麼老是你,難道別人家裏就沒有事兒?”你當課代表時,肯定不喜歡那個經常不交作業的人。老總也一樣,他當然會討厭完不成工作任務的人:“就你家有老人要照顧?就你家小孩要上學?別人家沒有老人孩子嗎?你怎麼那麼多客觀原因?”
課代表也沒當過,當過家長沒有?家長的想法與老總相似。兒子跟爸爸說:“爸爸,冰激淩真好吃,把咱們家的錢都買冰激淩吧!”“這孩子,不想過日子了?哪能都買冰激淩?咱們還要攢錢買房子買車呢!還要供你上學呢!人要有長遠打算,明白嗎?”作為家長,無論你多麼愛自己的孩子,你也不會把家裏的錢全花在他的身上。那麼,你也別奢望老總把企業的所有利潤都給你們發獎金!他可以像父親愛孩子一樣關心你們,但他不會把所有的錢都發給你們,他一定要留一些資金以做長遠打算:收編小企業,擴大規模;投入廣告,提高知名度;定期培訓,提升員工素質,增強綜合競爭力,等等。
我初涉工作崗位時,對領導說:“您把任務交給我之後,希望您還要做兩件事。”領導眼睛一瞪:“什麼事?說!”我笑著說:“第一件事是放心,請您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第二件事是滿意,我保證做到讓您滿意!”領導一聽,哈哈大笑,開會時還說:“鞠遠華說了,我把任務交給他之後,他讓我做兩件事:一是放心,二是滿意!你們誰能向我保證這兩件事?”於是,我在領導心中也成楷模了。
換位思考,就能知道領導的想法:哪個領導不希望把任務交代下去以後,下屬能夠努力工作,順利完成,而自己則可以睡個安穩覺?
一位聰明的學員與他的領導一起上我的課後,心想:“領導也知道這兩件事了,再說就沒意思了。那什麼時候能用上鞠老師這兩句話呢?”不久,他到廣州出差,終於用上了。和對方簽完合同後,說:“張總,合同簽完了,我希望,你還要幫我做兩件事……”對方臉一沉:“什麼事?剛才不說?”學員微笑著說:“一是放心,請你放心,我會按時或提前完成的;二是滿意,我一定會保質保量地完成,保證讓你滿意!”對方一聽,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嗯,說得好!走,咱們吃海鮮去,我請客!”
如此,我們了解領導或客戶的需要後,就知道怎麼與他們溝通,怎樣讓他們滿意了。況且,給對方一個承諾,也是對自己的激勵。
如果你不能理解領導的想法,那就會吃虧的。學員申先生曾給我講過,他在外企工作時的一件事情。一天,新來不久的德國籍老板對他說:“申,聽說你乒乓球打得不錯,咱們賽一下,看看誰厲害,你可千萬別讓著我啊!”有了“千萬別讓著”的命令,小申也不客氣,三下五除二,連贏五局。最後,老板嘿嘿笑了兩聲:“還是你們中國乒乓球厲害。”過了幾天,出國學習的名單公布,小申說:“原來鐵定有我,可一看名單上居然沒有自己!”想來想去,終於明白了老板為什麼不喜歡自己,這就是不理解老板的真實想法,隻知贏老板的“好處”!
記住:以後與領導或客戶一起打牌,或共同參與競賽活動,中間可以贏幾次(以示認真),但最終還是要讓領導或客戶贏。無論他怎麼強調:“大家一定要認真,不要讓著我。”也不能贏他,因為他心裏可不是這麼想的。換位想想,如果你是領導,當眾輸給下屬,你麵子上掛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