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感知“三我”,了解人性(3)(1 / 3)

這樣,自我不斷地做本我的工作,再加上銀行強大的超我(管理嚴密,製度規範,檢查嚴格,後來又有監控攝像),超我和自我的雙重作用,使得銀行職員能夠平靜地工作。

因此,越是對本我誘惑大的地方,越應該有嚴格的超我——規章製度。

忍耐有限,胸懷無限

自我的強弱隨超我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受內心本我情緒變化的影響。

人的自我不是銅牆鐵壁,不是無限強大的。當內力逼迫到一定程度時,自我會失效、崩潰,本我就會趁機洶湧而出。所以,我們常會看到,一些貌似很成功的人也有情緒失控的時候;那些因憤怒而傷人害人者,也多是由於當時其自我失去了對本我的約束力所致。

不難想象,如果不斷往氣球裏吹氣,氣球開始還有約束力,但當氣球被越吹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嘭”地爆開,那就是到極限了。

人的自我控製力也是有限的:當一個人的本我太衝動時,盡量不要去刺激他。否則,其本我可能會衝破自我的管束,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麵。許多人不顧這一事實,對方快“爆炸”了,而他還在火上澆油,導致對方喪失理智,做出過火行為,最後給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

因此,不要逼人太甚,當對方快要“爆炸”時,應適當讓他冷靜,為他“降溫”,使其漸漸恢複理智,而不要湊上去挑釁:“怎麼?你還敢打我不成?”這樣一刺激,對方真動手了,受傷的還是你。

雖然我們應該清楚自我控製力的有限性,但這也不能成為放任自我的理由。事實上,人自我的控製力、忍耐力,還是可以隨著自身修養的提高而不斷增強的。

盡管氣球裏的氣體多到一定程度會導致氣球爆裂,可是,如果氣球的體積更大,氣球壁也更厚實、更有韌性。那麼,毫無疑問,它就可以容納更多的氣體,從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同樣道理,一個人的修養越高,他的行為越理性,他的包容性就越強。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情操,會對狂躁不安的本我進行有效的安撫和控製,從而使其成長為一個文明的人、一個為社會所信賴的人。

為了克服人的自我控製力的有限性,我們需要從兩方麵入手:一方麵要不斷地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修養,使自我的控製力、忍耐力不斷增強;另一麵,我們還要加強法製建設,加大超我的監督範圍和懲罰力度,以幫助人們提高自我的控製力。這樣,人性就會得到更好的升華,我們的整個社會也更加文明、更加和諧。

超我的利他精神

人的本我以利己為原則,而自我雖遵循現實的原則,但常常像牆頭草隨時準備倒向本我一邊。如果人人都以自己的本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整個社會將會混亂不堪。那麼,人類是如何有效地引導自我,更多地倒向對社會有利的一麵呢?這就要依靠超我的力量。

超我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是為了維護群體的利益而約束個體的,所以,超我具有利他性。去過德國的人一定會對德國人的嚴謹,甚至有些刻板地遵守秩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分析德國人為什麼不闖紅燈時,引用了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下雪天的晚上,有個德國人抱著僥幸心理駕車闖了紅燈,結果被一個睡不著覺的老太太發現了。沒隔幾天,保險公司的電話就打過來了:“你的保險費要從明天開始增加1%。”這人不明就裏,對方回答:“我們剛剛接到交通局的通知,你闖了紅燈。我們覺得你這種人很危險,所以保險費要增加1%。”於是這人想退保,換另一家保險公司投保。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那家公司也要求他的保險費比別人多1%。原來,全德國的保險公司通過網絡都知道他有一次闖紅燈的不良記錄,所以無論他投保哪一家公司都會增加他的保險費。同時,銀行通知他們家的分期付款從15年改成了10年,學校也要求他的孩子用現金支付學費,而不能分期付款了。

試問,在這樣嚴謹的製度下,誰還敢闖紅燈?

1.超我將本我引向正途

本我是人類創造的原動力,如果沒有本我,就沒有人的存在,也不會有人類奮鬥的動力;如果沒有自我,人就如同動物一般,沒有高尚可言;如果沒有超我,人的內心就沒有方向,人生必然走向歧途。

西方管理理念注重強調超我的力量:人在當權者的位置上之所以會謀私利,是因為隻要外部環境允許,他們就有可能做一些對自己有利而對公眾不利的事。因此,需要法律發揮一定的製約作用,來防止當權者以權謀私。美國常聲稱其“三權分立”體製的強大的監督功能使當權者想變壞都難。

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管理則是建立在人的自我基礎之上:強調當權者都是好人,自我強大,乃德行高尚之人,不會做一些不利於民眾的事情。所以,人們把錢交給他們之後,就再也不過問了——你們放心地花吧,不用向我們彙報,不用向我們公布預算方案,我們知道你會是個好皇帝,你父親就是個好皇帝,你也一定會為百姓著想的。可根本不用超我來約束的結果卻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統治者經常是荒淫無度,視百姓如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