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創始人華特森一開始是個推銷員,他從公司的《推銷手冊》中學到許多推銷的技巧,但理論與實務總是有一段距離,所以他的業績很不理想。有的同事告訴他,推銷不需要特別的才幹,隻要用腳去跑,用口去說就行了。華特森照做了,還是到處碰壁,業績很差。
後來,他從困境中慢慢體會出,推銷除了用腳與口之外,還得靠腦。試用之後,他的業績大增。3年後,他成為公司裏業績最高的推銷員。
再後來,華特森升任銷售部門的高級主管。有一天,寒風刺骨,陰雨霏霏,華特森從一大早就主持了一項銷售會議。會議進行到了下午,氣氛沉悶,無人發言,大家逐漸顯得焦躁不安。
華特森突然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很大的“Think”,然後對大家說:“我們共同的缺點,是對每一個問題都沒有去充分地思考。別忘了,我們都得靠動腦賺得薪水。”
在場的公司總裁對這個“Think”大為讚賞,當天,“Think”就成了公司的座右銘。
絕不允許規模成為障礙:[通用電氣]
通用電氣員工守則
1.通用的理念有多個方麵,其中,GE永遠推崇的是三個傳統:堅持誠信,注重業績,渴望變革。
2.“無界限組織”模式:企業的市場響應速度對於在信息時代生存的企業是特別重要的,而市場響應速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有無暢通的溝通機製。傑克·韋爾奇按小公司的特點為GE公司設計、實施了“無界限組織”模式。
3.“群策群力”活動:GE公司大力推行“群策群力”活動,發動全體職工動腦筋、想辦法、提建議,改進工作,提高效率。“群策群力”活動有多種模式,最常見的模式被稱為“施政會議”。
精彩點擊:絕不允許規模成為障礙
員工典範:捕獲“響尾蛇”和“巨蟒”
在一次Work-Out會上,通用電氣主持人把工作問題形象地分成兩類:“響尾蛇”和“巨蟒”。響尾蛇容易捕獲,代表的是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夠當場解決;巨蟒一聲不響地纏繞在樹上,很難消滅,代表一些複雜而不能馬上解決的問題。
通用電氣的一個工人道出了這樣一個“響尾蛇”問題:“我在這裏工作了20多年,有一個很好的工作記錄。我還得過管理獎,我愛這裏,它讓我的孩子能讀完大學,也給了我一個很不錯的薪水,但是仍然有一些愚蠢的事我不得不指出。”
他的工作是負責操作一種價值昂貴的設備,要求戴上手套。手套一個月要磨破幾副,為了領取新手套,他隻好叫一個空閑的操作師來頂替他一下,但如果沒人的時候,他就不得不把機器關掉,走到另一座樓上的供應室,填寫一個表格,然後還必須到處尋找一個負責的管理員簽字,再回到供應室領取手套,為此常常使他有1小時不能工作。
“我認為這是愚蠢的。”
“我也這樣認為,”坐在會場前麵的總經理說,“我們為什麼要那樣做呢?”
房間後麵傳來了答案:“在1973年我們丟失過一箱手套。”
“把手套箱放在操作者附近的地板上。”總經理這樣命令。
又一條“響尾蛇”被射殺了。
“巨蟒”往往比“響尾蛇”頑固,在GE電力事業部的Work-Out會上,又一條“巨蟒”出現了。
出席會議的是渦輪機製造部、銷售部和服務部的人員。一個來自服務部的工程師抱怨,他們非要寫那些長達500頁的報告不可,其中,詳細描述了工作步驟,並要預測可能的故障以及需要更換的部件。盡管報告被人認為是必要的。
“真的像你說的?”
“你們做領導的可以把那些報告找回來看看嘛。”有人提醒他不要太生氣。
“我們為準備報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卻根本沒有人去看這些報告,所以工程師常常在交貨6個月後才把報告交上去……這又有什麼用呢。”最後,通過廣泛的討論,終於廢除了這種報告,取而代之的是簡明扼要的報告,但要立刻交付給用戶,當然,它們會被實際閱讀。
任何層次都有不好的方麵,企業要讓激情的、和諧的、好的主意能從各個階層、各個角落不斷湧現出來,這才是關鍵。
深度點撥:消除障礙,主動溝通
在與時俱進的今天,有效的溝通是生產、生活得以正常進行的保障。因此,溝通被認為是其他所有職業技能的基礎,能夠與周圍人進行充分交流並令自己所說的被人理解,這就是具有溝通能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