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職場上,不管你從事的是哪種行業,沒有知識總是愚蠢和可怕的,不繼續加強知識和技能的深化更是可悲的。因為這將意味著你喪失繼續前進的動力,意味著你很難對周圍不斷發展的事物進行理性的分析和理解,意味著你將失去人生的方向,逐漸被更多掌握新知識和擁有新技能的人所取代。
相關鏈接
致力於成為優秀企業是西門子的核心價值觀之一。這一價值觀是基於公司的行為對其所在的社會有著廣泛的影響,同時,社會的發展也影響著公司追求業務成功的能力這一理念之上。因此,西門子積極處理其公司活動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產生的影響,並且通過和當地社團、政府機構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合作獲得長遠利益。
西門子在中國的早期企業公民活動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西門子在南京的業務代表以及國際安全區主席約翰·拉貝為南京大屠殺期間超過250000名中國難民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並借助西門子南京的地界向他們提供避難場所。多年來,西門子參與的企業公民活動包括教育和培訓、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公益事業、賑災以及員工誌願者活動六大領域。
除了妻兒,一切都要變:[三星電子]
三星電子員工守則
1.企業價值觀:事業報國
“事業報國”的企業理想將三星集團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係在一起。
2.“第一主義”精神
“第一主義”精神在企業經營管理上的集中體現是:成本低,質量高,速度快。
3.超完善的服務理念
超“完成主義”,顧客第一,為了滿足顧客而竭盡全力。
4.注重團隊精神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祝酒詞:“我們是一家人。”
精彩點擊:除了妻兒,一切都要變
員工典範:說到做到的李健熙
IT業界流傳著韓國三星集團總裁李健熙的一句名言:“除了妻兒,一切都要變。”這句話,也正是當年李健熙下定決心帶領三星集團勵精圖治、發奮改革的真實寫照。
1987年,李健熙從父親手中接過三星集團這個大攤子,1993年開始重塑三星,並且提出了這個“除了妻兒,一切都要變”的口號。
當時,李健熙決心給“沉睡中的三星一劑猛藥,一個改革的信號彈”。於是,變革就從改變上下班工作時間開始,將原來的“朝九晚五”變成“朝七晚四”,20萬員工都將提前兩小時上班。進行這種大規模的變革會遇到很多方麵的阻力,但是李健熙相信,如果下不了這個決心,振興三星的日子就會遙不可及。
三星人從此意識到“改革開始了”,很多人從以前的閑散心態中蘇醒過來,開始利用下班的時間學習外語、培訓進修,這些努力為日後三星集團擴展海外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7年時,韓國受到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強烈影響,很多韓國大企業紛紛破產倒閉,舉國上下損失嚴重,三星集團也難免受到影響。危機重重之下,李健熙決心再次重整三星,他對員工說:“為了公司,生命、財產,甚至名譽都可以拋棄。”
李健熙擁有如此強烈的危機感與決心,在他的帶領下,三星集團製定了明確的戰略方向,堅定不移地執行戰略,變革在不斷推進,影響深遠。
直到2002年年底,三星集團已經躋身全球IT行業前20名,連一向驕傲的索尼都為之歎服。
深度點撥:從“大魚吃小魚”變為“快魚吃慢魚”
在市場變化快、不確定因素較多的情況下,企業應變能力和快速反應的靈活性成為競爭關鍵,“快魚吃慢魚”代替“大魚吃小魚”成為競爭法則。如果別人變化快,你變化慢,你就會落後;如果別人在變化,而你仍守著過去的成績不知改進,你就會被淘汰。
這就是市場的無情,它不允許任何人停止前進的步伐,否則就會被市場拋棄。
“除了妻兒,一切都要變”是一種變化的決心,是一種應對市場變化的信念和心態,也是柔性生存戰略的最佳體現。失去了“變化”的心態,無論曾經多麼輝煌,也無法抵擋競爭的浪潮,終將被湮滅。
新經濟競爭規則之一就是“速度勝於規模”。因此,隨時準備變化的柔性價值觀能使企業處變不驚。此外,不僅要應變化而變,更要努力先變化而變——即爭取做行業中的規則製定者。
市場的競爭是剛性的,而企業的發展理念應該是柔性的。在競爭中變化,在變化中取勝,達到以柔克剛的目的,是當代企業已經走上或即將步入的生存發展之路。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