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員工精神篇(2)(3 / 3)

(4)責任:我們責無旁貸——推動社會的發展進程。我們通過獻計獻策、科技研發、積極參與推動社會發展的進程。我們在全世界均遵從統一的價值觀,恪守企業員工之職責,並致力於環境的改善。無論是對待員工、合夥人,還是公司股東,我們都秉承誠實正直的道德準則。

(5)價值:提升公司價值——拓展新機遇。我們通過有贏利的增長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並以平衡的業務組合為杠杆,實現跨地區及業務領域的整合效應,追求完美卓越,所有這些都令投資於西門子的客戶物超所值。

精彩點擊:不斷學習才能職業常青

員工典範:從員工到經理的跨越

身居世界企業500強的德國西門子,要求員工必須遵守不斷學習的職業守則,不準任何人憑資格和“吃老本”。他們要求其員工必須努力進取,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觀察能力,理解公司核心的價值觀,融入公司的文化氛圍;保持自然學習狀態,針對自身素質對症下藥,把自己培養成公司不斷發展所需求的人才。

在西門子公司的車間裏,有一位從農村來的小夥子,在車間裏做些雜活。這個小夥子憨憨的,平時也不愛說話,每天隻是悶頭幹活。

員工們平時在工作之餘會坐在一起聊天,說些笑話,或者打鬧一番,但這個小夥子卻很少在休息時間與人聊天,他總是站在一些生產設備前看個不停,一會兒動動這兒,一會兒摸摸那兒,即使說話,也是問工人一些生產的問題,有時候還饒有興趣地和工人討論一些產品生產中的問題。

他的行為起初遭到了同事們的嘲笑和不屑:“怎麼?難道你還想做技術工人不成?”“怎麼?還想自己開公司造這東西?”但他每次對這樣的嘲笑和奚落都隻是笑笑,並不在意。

沒想到,兩個月後的一天,車間的一台機器出了問題,技術師傅忙了半天也沒修好,小夥子過來擺弄了一會兒,機器居然又正常運轉了,這讓大家大吃一驚。原來,小夥子已經在這兩個月中學習了產品生產的全過程,並且對機器的把握和操縱也非常熟練了。

主管對他的學習精神非常欣賞,很快就把他提升為車間裏的負責人。然而小夥子對此並不滿足,依然像原來一樣,抓住各種機會學習,學習產品生產的其他知識,還自學了外語,每個月自費去總部參加培訓。

如此半年後,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夥子成了總公司生產製造部的主管,兩年以後又提升為經理,深得總裁信賴。

深度點撥: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

很多員工會在公司裏抱怨,說老板不重用他,不給他加薪,不提升他,等等。其實與其這樣抱怨老板不重視自己,不如反省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各方麵技能。

學習,是人一生中一項最重要的投資,一項伴隨終身最有效、最劃算、最安全的投資,任何一項投資都比不上它。古人尚且懂得學習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尚且懂得“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的道理,我們難道還不如古人?富蘭克林說過:“花錢求學問,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如果有誰能把所有的學問都裝進腦袋中,那就絕對沒有人能把它拿走了!”

西門子時刻都在提醒著自己的員工:你需要不斷學習,你需要通過學習新知識提升自己,適應企業的發展。而且西門子也非常重視一個員工的學習能力,並努力創造條件讓員工去主動學習,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

其實,在所有的能力當中,學習能力應該是人才應具備的各種能力的核心,因為沒有了學習能力,人才的思維就會出現僵化,最終被新知識、新觀念所淘汰。

美國總統威爾遜說過:“學習是終身的事業。”如今整個組織逐漸向開放的學習型組織轉變,任何一個員工都有必要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學習技能,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麵,從多方麵豐富、提高自己,成為學習型的員工。

企業外的世界不斷變遷,企業內的人員也要跟著改變。企業需要員工掌握新技巧,以便在新的工作環境中有突出的表現,即使最令人滿意的企業也不能憑著過去的成功駛向未來。每位員工都必須檢視自己對變遷需求的反應,沒有人能夠退居一角隻做個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