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首先,要樹立耕地保護的觀念,要求各級政府製定長遠的經濟發展規劃,使得農業用地和工業用地得到均衡的發展。在保護耕地時,不僅要從耕地數量方麵著手,更應注重耕地的質量的保護。其次,製度層麵,應製定嚴格的耕地製度,確立耕地目標責任製。第三,法律層麵,政府應做好立法工作,強化法律對耕地的保護性。第四,社會教育層麵,耕地的保護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一方麵要大力宣傳耕地保護的理念,另一方麵,要控製我國人口的增長,提高人口的素質。因為人是人地關係的決定性因素。
(三)健全農業科技創新體係,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科技素質
根據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科技體製;第二,以政府投資為主,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科技投資體係;第三,改革現有的科技體製;第四,積極利用外資,鼓勵多渠道的投資;第五,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開放。
(四)改革糧食流通體製,建立完備的糧食儲備製度。
(五)加強糧食安全預警,實施糧食安全的國際化戰略。
建立糧食安全預警係統,可以有效的對糧食供求趨勢做出超前判斷,從而進行積極的調控,確保中國糧食安全。首先,建立完善的糧食安全監測係統;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應急係統。
實施糧食安全的國際化戰略的具體措施:第一,加快改革糧食外貿體製,適應糧食安全的國際化戰略需求。建立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平衡機製,以達到糧食安全的目標。第二,探索多條途徑來實現糧食安全的國際化,采取轉變貿易方式、在國外建立糧食生產基地、投資硬件建設等方式來達到糧食安全國際化,從而保證中國糧食安全。第三,重視農業國際化專門人才的培養,完善人才激勵機製,鼓勵高科技人才從事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B11
結語
在閱讀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本論文對當代中國糧食安全的背景、現狀、影響因素和解決對策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性認識: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農業科技的進步,以及各國政府對農業的重視,世界農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同時,受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了世界糧食安全形式依然嚴峻。世界糧食安全狀況對當代中國的糧食安全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要保障中國糧食的安全,必須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保護耕地資源,發展農業科技,完善糧食流通體製等方麵把關。(作者單位:吉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宏廣等.中國糧食安全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2]劉濤.金融危機中更應關注糧食安全[J].農產品市場周刊,2008(43):10.
[3]朱澤.中國糧食安全狀況的實證研究[J].調研世界,1997(3):25.
[4]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J],農業機械,2009(4):50.
[5]毛惠忠.新階段中國糧食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164.
[6]張龍,肖華明,餘侃.對當前我國糧食安全現狀的思考[J].當代經濟,2010(24):47.
[7]李偉.當前中國糧食安全形勢與對策思考[J].中國糧食經濟.2012(9):21.
[8]劉士奇.耕地安全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基礎[J].福建農業,2005(1):34.
[9]李經謀.中國糧食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6.
[10]王曉明.糧食流通的比較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11]何啟華.完善國家糧食儲備製度的思考[J].糧食問題研究,2004(1):43.
注解:
①王宏廣等.中國糧食安全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②劉濤.金融危機中更應關注糧食安全[J].農產品市場周刊,2008(43):10.
③朱澤.中國糧食安全狀況的實證研究[J].調研世界,1997(3):25.
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J],農業機械,2009(4):50.
⑤毛惠忠.新階段中國糧食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164.
⑥張龍,肖華明,餘侃.對當前我國糧食安全現狀的思考[J].當代經濟,2010(24):47.
⑦李偉.當前中國糧食安全形勢與對策思考[J].中國糧食經濟.2012(9):21.
⑧劉士奇.耕地安全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基礎[J].福建農業,2005(1):34.
⑨李經謀.中國糧食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6.
⑩王曉明.糧食流通的比較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B11何啟華.完善國家糧食儲備製度的思考[J].糧食問題研究,20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