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管理的事半功倍之效(6)(2 / 3)

下屬一旦養成事事依賴上司和先進公司人員的習慣,不僅不會有所進步,而且必將導致前途黯淡無光。因此,對於來自下屬的"該怎麼辦",當領導的決不可信口開河隨意表態,而需要采取極其嚴肅謹慎的態度。

給他不斷壓擔子

中級職員常常會表現出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傾向。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為工作比較出色,連戰連捷,因而才變得過度自負。此類人的特點是,當他人在工作方麵提出"這樣做如何如何"的建議時,其表麵上雖然應酬說"你說的頗有道理",然而心裏卻根本不服,認為隻有自己才是專家裏手,深謀遠慮,而別人則是十足的蠢蛋,不屑一顧。

一般來說,人們在擔任某一職務時,能力的提高達到一定程度後,常常會達到"飽和",在信心增強的同時,會隨之失去可塑性。如果再聽不進他人的意見,那他無疑是不會有所前進和作為的。實踐證明,謙虛隻有隨著信心的增加而得到強化,否則,一個人的成長就會止步。

發現有這種苗頭的人時,需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直接告訴他:"你確有工作能力,若如此自信過度而變得自負,就會貽誤自己,更談不上以後會有什麼成就。"當然,如何理解這些話,效果是大不一樣的,然而,凡是能真正體會到說這些話的含義的人,就會由衷地感到別人向自己提建議,正是為自己著想的。作為本身應該認真虛心地聽取他人的勸告,充分采納他人的建議。

經過勸說教育之後,如果發現下屬依然毫不介意別人的意見,就隻能考慮調動他的工作。把他調到比目前工作難度更大一些的崗位上,讓其遭受一定的挫折,以此來治療他那過度自負的病症。實踐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工作過於順利往往易產生認不清工作真實麵目的傾向,青年人身上常存在著這種傾向。總以為工作的成功來自自己的力量。其實並非如此,在現實社會中,如果沒有先進入公司的人員為公司贏得的信譽,沒有上司、其它部門及同事們的鼎力相助,自己的工作是無法完成的。

虛心、誠實是一個人進步之本,鬆下幸之助先生在人們問及他成功的秘訣時回答說:一日分之九十是靠上帝和大家的幫助,我自己的努力隻占百分之十。"

一個年輕人要想真正得到成長,必須經曆這樣一個過程:時常遭受挫折,遇到煩惱。而在這其中又要不斷地否定自己認識自己。對看上去一帆風順,過度自信的人,可以讓他向更難的工作挑戰,使他由自負變得自尊、自愛、自強不息。

煩惱、痛苦是使人產生飛躍的跳板--看來,這是不無道理的。

讓下屬放手幹

如果說對新進人員的基本管理方法是"以身作則法",那麼對中級職員的管理方法就是"委派任務法"。

然而這裏所說的"委派任務法",並不意味著把全部工作委派給下屬,就由他們去任意處理,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是這樣。

所謂"委派任務法",首先要控製好他們何時能夠達到何種程度的目標,然後把達到目標所需要的方法交給他們任其自行選擇。如果連目標也不製定,就把工作安排下去,任其發展,下屬的努力就會迷失方向,弄不好還會影響相互間的有機配合。委派任務的前提,需要領導者與本人共同協商,製定工作期限和達到標準,也就是需要明確工作目標。

為了達到某一項工作目標,有各種方法可供選擇。然而究竟采取哪種方法才能順利完成,確實需要周密思考,反複斟酌權衡,認真實踐,這樣的過程正是一個人得到鍛煉提高的好機會。如果把實施方法都事先規定好讓下屬去照章執行,也就無所謂下屬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因此,讓部下自己考慮擬定實施方法,允許他們在試行中犯錯誤,是"委派任務法"的根本。隻有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才能獲得經驗教訓,如果當領導的總擔心失敗,事事幹預,下屬的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還會產生不滿情緒。因此,在管理和培養下屬過程中,領導者要切忌急躁。

然而,如果把工作委派給部下以後大撒手也是不足取的,這樣會出現下屬一旦未按期完成工作而對自己感到失望進而失掉信心鼓不起幹勁的危險。因此,雖說把完成某目標的做法都交給下屬讓其自行選擇,也應因人而異,對那些把工作全權委派給他後,不知該如何辦好的人,特別是對那些剛由新進人員升為中級職員不久的人,需要給予某種程度的具體指導,教授工作程序和方法。

對於通過自身努力開動腦筋基本能夠勝任工作,一旦方向不對頭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的人,也要為其大致把好方向關。至於對那些認為不會出大偏差的人,則不必多言,隻指明目標就行了。否則隻會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