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溝通失誤率控製為零
身處中級職員時期,必須全麵完成的重要項目之一,是迅速準確地進行橫向聯係,絕不允許造成部門之間溝通上的失誤。
從某人那裏接受某種信息,或是在向其他部門有關人員和本部門內部負責人進行橫向聯係時,失誤率必須是零。"為什麼當時不和我們打招呼?"像這種受對方責備的事,一次也不能發生,這是現代組織成員必須遵守的原則。
溝通上的失誤會帶來很多想象不到的後果。諸如會引起客戶的不滿,導致公司信譽掃地;有時會失去一大筆買賣,也有時會因公司內部部門之間的溝通失誤,使同事陷入左右為難,束手無策的窘境;或者導致一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準備妥當的事情落空,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更為嚴重的是,這樣做的結果會讓對方認為我們是個無能透頂的人,因而對此耿耿於懷。哪怕這種失誤是無意中發生的,然而隻要有這麼一次,也會破壞人際關係,難以進行日後協作。公司內部之所以出現部門之間的隔閡,幾乎都起因於這種溝通失誤的累積。
在溝通過程中,不僅內容不能忽視,時機也更為重要。錯過機會一切溝通都將無效。因此,當接到必須傳達的信息時,要立刻考慮應該與哪些人聯係,並做到:立即、迅速、全麵。
盡快向必須傳達的人傳遞信息,這就是最高工作原則。接到信息後若是抱著日後再傳達也不晚的思想,就一定會造成溝通失誤。如果要溝通的人就在自己的附近,就該立即傳達;如果在較遠的地方,就要給他去電話。若是打電話找不到時,也要約好讓對方在幾點鍾給自己打電話。這樣才不容易因為聯絡上的問題而造成失誤。
如果是用電話辦不成功的事,就要寫便條托人捎信。總之一句話:要快,這是聯絡的原則所決定的。把需要立即傳遞的信息,馬上傳遞給有關人員,這樣就可以做到辦完一件事,即可了卻一件事,以減輕大腦的負擔。何況我們的記憶力並不是那樣令人信賴。
為了搞好下屬每個人的聯絡工作,首先需要領導自身要經常進行聯絡工作,認真實踐及時聯絡的原則。另一方麵也需要向全體人員講清聯絡工作的重要性。這樣大家才有可能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立即、迅速、全麵"地做好聯絡工作。在下屬與公司外部或其他部門聯絡上發生失誤時,一定要讓他們親自向有關部門或人員賠禮道歉,而作為領導則要在事後對其錯誤認真予以糾正。
經常出現聯絡失誤的人,一般說為數並不多。可是,經常失誤的人,必然會受到大部分人的孤立,工作難以展開,陷入難堪的境地。所以,把聯絡失誤率控製為零,也是一個時代要求。
告誡下屬快速報憂
報告有好報告和壞報告之分。所謂好報告,諸如經過大家的努力終於突破了經營目標,或一直對公司毫無禮貌的客戶,終於改變了態度;所謂壞報告,內容則正好相反,諸如客戶發了脾氣,或發生了糾紛、出現了退貨現象,客戶要求賠償損失,以及自己的失誤等。
正常情況下,如果不向下屬提出要求,聽其自然,就會出現讓領導高興的"好消息"報告得快,令人惱火的"壞消息"報告得慢,甚至一拖再拖的現象。誰不樂意看到上司笑容滿麵的表情呢。相形之下,對於那些明知會使上司不快、怒氣衝天的報告,當然不會積極呈報。然而作為組織的要求,正好與人們的正常心理恰恰相反。通常上司對報上來的好報告,至多說句"辦得不錯",而很少指示他們進一步采取行動,而對壞報告,則往往要其立即采取行動,並且還同時讓其他有關部門知道,以便及時配合,避免造成嚴重後果。
有經驗的人們都知道,解決糾紛的緊急行動,速度越快造成損失就越小;速度越慢,對方越會指責你"沒有誠意",弄得事後難以收拾,造成經濟、信譽都蒙受損失。正因為如此,越是壞事越是要盡快報告,這是在中級職員教育階段教育的重要內容。領導者要事先不厭其煩地告誡下屬"壞報告不得遲緩"。實踐證明,此事如果不再三強調,要達到這種要求是很困難的。壞報告被拖延,究其原因往往在於接受報告的領導者。
如果領導者聽到報告好消息,馬上就眉開眼笑、喜氣洋洋;聽到報告壞消息,馬上就把頭向旁邊一扭,滿臉不愉悅,甚至還當場訓斥前來報告的人。這樣必然造成下屬對前來報告壞消息缺乏信心和勇氣。那麼上司就根本不會及時聽到壞消息的報告,即便是最後聽到了,也為時太晚,無法補救了。
身為領導者,聽到報告好消息笑容滿麵,當然無叮非議,然而在接到壞消息時,對下屬發脾氣則無法令人理解。這時惟一的做法是,立即起身一馬當先,率領下屬立即行動,迅速采取卓有成效的補救措施,盡快化險為夷。
在聽到壞消息的報告時,領導者的麵部表情如何可以說是決定下屬提前或延誤報告的根本原因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說,領導者要特別注意自己的麵部表情,恐怕不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