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市場信息瞬息萬變。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無論是公司還是各職能部門都必須不斷進行改革。而要實現這種改革,首先就得由你來向各級上司做工作,讓他們有必須改革的思想準備。同時也需要你與其他部門進行疏通,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合作。
在日常工作當中,部門與部門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要想協調這種橫向關係,你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如果連自己的下屬都認為你軟弱無能,連與其他部門之間的關係都搞不好,那麼久而久之,勢必要從整體上影響到你的威信。既然你都希望自己服務的公司比別人強,那麼,作為下屬誰不希望自己所在部門的領導比其他部門的領導高出一籌呢?
至於你是否對上司有說服力,那就要看你平時受上司信賴的程度,要看過去是否有值得上司信賴的業績了。如果這些方麵都沒有問題,你的上司對你所提的各種建議自然會比較容易采納。反之,如果你平時留給上司的印象並不是太深太好,哪怕你提的建議再好,恐怕也很難被上司所接受。這就等於向你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說服力的基礎在於自己平時是否有良好的業績。
當然,說服力也伴隨著韌性。領導與下屬不同,一個有效的領導者,他對任何建議都會進行多方考量,一般是不會輕易表態的。能一次說服上司采納自己的建議固然很了不起,但在通常情況下,說服工作正是要從你的建議被上司否決後才算真正開始。假如上司對你的建議表態說不行,你就輕易地放棄自己的建議,那麼還談什麼說服不說服呢?
平日裏及時向上司彙報,與上司隨時保持聯絡,也是不可忽視的。如果你總是借口工作繁忙而對上司不理不睬,上司便會因情況不明而對你產生不滿,因而,不論你何時向他提出建議,他便會岔開:"先別提這個,上次那件事辦得怎麼樣了?"真讓你無地自容,是不是?
要取得其他部門同事的配合,同樣也必須做好日常的聯絡工作。否則對方也會因為事先沒有得到信息而對你產生不滿,責怪你"事先為何不講清楚",即便是處於某種壓力之下勉強與你合作,也不會產生出什麼好的結果。
尤其要注意的是,當其他部門請求配合時,一定要積極給予協助。任何人都有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如果你能在其他部門需要幫助支持的時候,給予通力合作,人家不僅會感激你,而且也會想辦法找機會來報答你。平日裏不注意與他人配合,等到有求於人時再去抱佛腳,誰會心甘情願地為你提供幫助呢?
當有求於人時,應當盡量提前說明情況,才能及時得到協助。如果等事到臨頭時才突然提出請求幫忙,被求的人即使有心幫助,恐怕也難以及時做到。善於尋求別人合作的人,通常都很在意這一規律,總是事先就打好招呼,以便得到及時有力的幫助。
要想管理好下屬,你首先就得做好幫帶指導和培養下屬的工作;而要有效指導好下屬,首先就得取得下屬的信賴;而要得到下屬的信賴,則要求你能夠設身處地為下屬在上級領導與其他部門麵前說出作為一個正直的領導應該說出的話,並且能輔之以強有力的實際行動,切實為下屬的工作創造便利條件,能以自己的說服力為下屬實現計劃掃平道路。這樣,你就一定會得到下屬的信賴和敬仰。
這裏所說的說服能力,是代表以下的意義:為了實現自己認為必要的事,主動向必要的對方做工作,推動對方向自己預想的方向的力量和能力。
基層幹部的工作重點正是工作交涉或協調,基於這種認識,一個基層幹部的說服能力就成為優秀與否的決定因素。而要想培養基層幹部的說服能力,必須讓他們首先明確要說服的對象有四個,即上司、同事(本部門的或其他部門的)、外部和下屬,其中上司是最主要的說服對象。如果對上司、同事和外部具有說服能力,那麼下屬會自然而然地被說服。
為了提高說服能力,應該強調以下幾點:
1.必須首先獲得對方的信賴。也可以說沒有信賴就沒有說服。隻有受到對方信賴,對方才會懷著善意聽你勸說,說服的成功率才會因而提高。
2.要斟酌想說服的內容。要說服對方,自己的提案必須合理穩妥,對公司發展有益,而且還要充分考慮對方的立場。如果在這一點上存在問題,是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的。
3.必須有說服的毅力。要傾注自己的全部熱情,十分熱心地去說服對方,即使遭到了失敗,不被理睬,也要耐心地不厭其煩的進行。並且在再次去說服以前,要很好地總結、修正第一次去說服的失敗之處,以更加能打動對方心扉的新方式再去說服。縱然提案完美無缺,如果缺乏說服的毅力和耐性,對方也不會被你說服。
4.必須有說服的藝術。應該仔細考慮對方目前所處的立場、地位及氣質、性格等,采取使之能夠接受的相應的說服方法,這樣方可奏效。
當然,說服的方法技巧很多,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可以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