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我老師的例子。她以前還沒成名之前,寫完一本長篇小說找了十幾家出版社都碰壁,因為書商都認為她的作品曲高和寡,絕對沒有市場;所以接著下來幾年裏,除了教書外就是閉門著作。
可是時來運轉,她的其中一篇作品,獲得國內某大報的文學獎,先得到一筆不算少的獎金。接著報社的出版公司,將她的大作付梓。沒想到一上市就洛陽紙貴,幾年下來,版稅收入早已超過她辛苦上課多年的全部薪資。另外她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又得到令人稱羨的稿酬。
自從她成名之後,就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青年偶像作家",各方演講的邀請,還有來自朋友的邀約,讓她應接不暇。如今這種分身乏術的情況,是幾年前未成名時,做夢也想不到的。麵對種種盛情難卻的邀約,她並不隻是拒絕就了事。
有次我去她研究室時,正巧她在接待一位來自某大學文藝社的代表,老師因為另有要事,無法接受邀約。但不隻是推說太忙人累不肯參加而已,她總是在表達歉意之後,另外建議他一位適合的人選。
我聽到她的說法是"你何不請我的朋友×××呢?他是××大學現代文學的任課老師,對這個題目一定會有更好的看法。"在對方不表示意見的情況下,她又說:"你問過×××嗎?他也是國內一流的作家,隻是曲高和寡,知名度暫時不是很高。但對你們這些本科係又有興趣的高材生社團,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經過一番交談後,對方同意了老師提出的代替人選,不僅讓對方不致有辛苦白跑一趟的抱怨,也為朋友爭得一個與讀者見麵,推廣自己知名度的機會。難怪我的老師不但受青年讀者喜歡,在朋友及同事眼裏,也是個最受歡迎的人物。
想讓對方樂意為你服務,其實不單是給些物質報酬就有用的。因為薪資的高低,固然是我們工作意願的重要參考,但其他精神上的需求,例如成就感的滿足,被尊重的感覺等,也是我們決定工作的條件之一。
以前法國的拿破侖將軍,曾一次提升十八名將軍為"元帥";另外有一次一口氣發了一千五百枚十字勳章給士兵。有人批評拿破侖是"哄小孩",更有人指責他用"玩具"來換士兵的命。然而拿破侖的回答也很妙。
"人人都是受玩具所駕馭。"
再來看一下我叔叔的例子,他在鄉下開了家修車廠,工廠內有位資深師傅,有他一人就足以應付種種狀況。但那位師傅經常抱怨工作時間太長,工作場所太偏僻、工作又忙,他要求我叔叔為他請個學徒。
但以當地的現況來看,青少年很少肯去修車廠當學徒。
我叔叔並未替他請學徒,也沒有加薪或增加休假,但卻讓師傅心甘情願的留下,你猜他用什麼方法?
我上次去修車廠時,看到廠裏的工作室外,懸著鬥大中英文的壓克力牌,上麵寫的是師傅的中英文名字和職銜"服務部經理Managerofsenricesection"。這位師傅不再是讓人呼來喚去的技工,他現是一個單位的經理,身份不同了,受到重視了,從此他不再抱怨,而且至今仍在我叔叔的廠裏服務。
管理的關鍵是用人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稱職的領導在用人問題上,必須綜合多種因素來考慮,其中用嶄新的科學世界觀培養造就人才尤為重要,因為沒有科學世界觀的指導,就難以適應時代要求。
1929年,毛澤東在擔任紅四軍的領導時,就四處搜羅馬克思主義的書籍,讓從事政治、軍事工作的同誌學習。在延安時期,在他領導下,成立了中央研究組和高級研究組,有計劃、有組織地學習馬克思主義。正是由於注意科學世界觀的武裝,中國共產黨造就了一大批新型的會治黨治軍治國的骨幹。
為了培養大批的革命幹部,毛澤東在民主革命時期就領導建立了一係列的學校,以培養各種專門人才。他在中央蘇區辦了紅軍學校。1936年,為了給即將來臨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培養一批能獨當一麵的優秀人才,6月1日在瓦窯堡正式建立了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並由毛澤東兼任學校政委。毛澤東為紅軍大學安排了陣容空前的教員隊伍:毛澤東本人講授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在中央黨校授課的則有毛澤東、張聞天、劉少奇、胡喬木、艾思奇、何幹之等人。這樣多的高級領導人和黨內秀才擔任教員,說明了毛澤東對培養幹部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