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侃說:"是的,根據目標設定的程序,你可以很容易地把兩者區別出來。你知道,如果能適當地設定目標,那麼好的成效標準就可用行為名詞清楚地陳述出來,亦即行為是可觀察(看得見)和可衡量的(可計數的)。這點很重要,因為當你觀察某位部屬的行為時,你要能夠決定他的行為是有助於完成目標(他們做對了),或者是與目標背道而馳(他們做錯了)。這樣你這位做上司的才知道如何反應。"
資深管理者有點茫然地問:"反應什麼?"
阿侃說:"反應與結果有關,也就是管理ABC中的C項。結果是管理者對部屬執行任務成敗的反應;因此,在行為之後一定有結果隨之而來。"
資深管理者說:"5分鍾表揚與5分鍾懲罰顯然就是結果了。"
阿侃說道:"5分鍾表揚就是一種正麵性結果或反應,而5分鍾懲罰則是一種負麵性反應。不管是正麵性或負麵性,這種結果或反應都必須是恰當的。"
資深管理者有點不理解地問道:"恰當?"
阿侃解釋道:"如果你希望部屬停止做某事(犯錯),你就要給他負麵性反應,如5分鍾懲罰;但如果你盼望部屬繼續再接再厲,你就要給他正麵性結果,如5分鍾表揚。"
資深管理者說:"把表揚和懲罰運用得恰當並不容易。"
"當然不容易!"阿侃說道,"問題之一是,許多管理者表揚或懲罰部屬似乎全憑他們當天的情緒而定,根本不管部屬的表現。管理者心情不錯,他會輕拍每位部屬的背,並給予表揚;倘若管理者心情欠佳,他就會對部屬大聲斥責。"
資深管理者說:"我可以想象得到,要是管理者開始這麼做--亦即不分青紅皂白的隨便表揚與懲罰--那麼管理者的陰晴不定就會受到部屬的批評。"
阿侃深表讚同地說:"你的看法對極了!這使我想起了一個瞎子的故事。有一個瞎子牽著他的導盲犬走在街上,他們走到一個轉角處恰巧碰上紅燈,當他們停下來時,這隻狗抬起後腿,在瞎子的褲子上撒了一泡尿,瞎子於是從口袋裏摸出一塊狗食,然後俯下身去好像是喂狗的樣子。有一個路人看到整個情景,再也忍不住,便趨前告訴瞎子說:先生,原諒我多管閑事,但我看到你的狗在你身上撒尿,而你卻拿東西喂它,你覺得這樣做對嗎?這個瞎子笑著說:我不是拿東西喂它,我隻是要找出它的頭在那裏,然後狠狠地踢它的屁股。"
資深管理者聽了大笑說:"哇!這個故事太妙了!當部屬見到管理者陰暗不定時,他們當然會有所迷惑。假如這個瞎子在狗做了對他撒尿的不適當行為後還喂它東西吃,反而在狗表現不錯時對它大吼大叫,這隻狗很快就會迷惑而不知所從。我曾見過許多公司都有類似的迷惑存在;因此,我想我最好先使自己確實了解結果的意義,以免犯了同樣的毛病。"
阿侃說:"你的想法不錯!"
資深管理者繼續說道:"我的問題在於搞不清楚何時該給予懲罰,何時又該重新設定目標;至於何時該表揚何時該懲罰,倒沒什麼困難。你能給我一些建議嗎?"
阿侃回答說:"好的,你必須牢記的一點是,你隻能懲罰贏家,因為這樣你才能藉著一個表揚來結束你的懲罰(負麵性回饋),例如你可以表揚說:你是我最好的幹部,我知道你目前的表現隻是一時失常而已。但你對於一個正在學習而且從未有過良好表現的部屬,就不能運用這種方式來結束懲罰。"
資深管理者追問道:"要是正在學習的部屬犯了錯怎麼辦?"
"我會再下一次賭注,回過頭來重新設定目標。你可以把目標設定和懲罰摘要如下。"阿侃一麵說,一麵在紙上寫著:
假如他是贏家,可以懲罰
假如他是學習者,修改目標設定
資深管理者看了之後說道:"哈!這個摘要很有用,這麼說來,你是從不懲罰學習者囉!"
"當然不懲罰他們!"否則你會使他們不敢放手去做,甚至使他們更缺乏安全感。"
資深管理者領悟道:"這麼說來,懲罰並不能把部屬教會,它隻能改變部屬的態度--已學會的部屬全力以赴。"
阿侃說:"對極了!當你幫正在學習的部屬重新設定目標之後,你不可以把他丟下來不管。你要再一次密切觀察他的表現,然後稱讚他有進步,或者再回過頭來重新設定目標。"
資深管理者評論道:"聽你這麼說,好像要把一個學習者訓練成一個優秀的部屬有五個步驟。"
1.說明:告訴他要做什麼
2.示範:告訴他要如何做
3.嚐試:讓他試試看
4.現場:留心他的表現
5.表揚:稱讚他有進步或重新指導
阿侃微笑著說:"你真不錯!你所說的正是如何訓練部屬的訣竅。"
資深管理者追問道:"假如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指導某位部屬,而他卻一直沒有進步,那你要怎麼辦?"
阿侃大笑地回答道:"那你就要和他談談職業計劃,換句話說,可能他根本不適合這個工作。"
資深管理者繼續問道:"既然重新指導對訓練如此重要,那你為什麼不把它當成一項結果列入你的管理ABC表中的C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