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讓你的企業更簡捷更有高效(2)(2 / 3)

"他總是大笑道:對不起,我忘記說你是一位不錯的人。"

"你能為讚美和懲罰而笑出來?"年輕人問道。

"不錯!"安安答道,"5分鍾管理者教過我們在犯錯時,嘲笑自己的價值。這種方式能使我們立刻恢複幹勁。"

"你的意思是說當你的老板自己犯錯時,他會嘲笑自己?"年輕人感到驚異。

"是的,"安安承認道,"他跟大多數人一樣,有時候這樣很難,但他常常可以做到。他嘲笑自己時,卻能給他身邊的每一個人帶來正麵性影響。"

年輕人開始看到這種管理者對一個組織的價值。他回想一下剛才聽到的話,他在腦中想著:當你抓住一位有經驗的人做了錯事時,你該怎麼做?

5分鍾懲罰摘要

1.事先用明確的詞句讓他知道工作做得如何。

懲罰前半段

2.立刻懲罰部屬。

3.告訴他們何事做錯了。

4.告訴他們你對這項錯誤的感受。

5.把臉拉下來靜默幾秒鍾,讓他感受到你的感受。

懲罰後半段

6.握手或接觸受罰者的身體,讓他知道你跟他站在一起。

7.提醒他們,你是如何器重他們。

8.強調你仍然看重他們,但是不滿意此時此地的成績。

9.懲罰過後,就把此事拋到九霄雲外。

在他走向5分鍾管理者的辦公室途中,他不斷在思考5分鍾管理法的簡單性:三項秘訣--5分鍾目標、5分鍾讚美、5分鍾懲罰--都具有意義。"可是為什麼能行之有效?"他在尋思。

5分鍾管理者的話

年輕人走進辦公室,5分鍾管理者微笑著迎接他。

"告訴我,你學到了什麼!"管理者問。

"我找出你稱自己是5分鍾管理者的原因:你與部屬設定了5分鍾目標,藉此使部屬知道應對何事負責,以及應該達成何種成績;然後你挑出部屬做得正確的事,給予5分鍾表揚;最後,如果他們辦了錯事,你會給他們5分鍾懲罰。"

"你對所有這些管理方法的看法呢?"5分鍾管理者問道。

"首先我想知道,你在談5分鍾管理法的時候,是否真心相信隻要5分鍾時間就能做到一位管理人員所需要做的各種事情?"

"並非永遠如此。5分鍾隻不過是一種象征性說法,在許多工作項目上,它的耗時常常並不超過5分鍾。"

5分鍾管理者接著說:"讓你看看我記下來的一句話。"

我最佳的5分鍾是投資在部屬身上的時間

"我從未想到這一點,"年輕人坦誠地說道,"人員如果能夠產生成績的話,把錢投資在員工身上,確實是有意義的。"然後,年輕人很渴望地補充道,"如果你樂意解決我心中的一些疑問,使我對5分鍾管理法更加了解,請先從5分鍾目標設定談起。"

5分鍾目標設定為何有效

"你想知道5分鍾目標設定為何行之有效。讓我先給你打個比喻。我曾見過許多在工作上意誌消沉的員工,但我從未見過一位在工作之餘,也意誌消沉的員工。

"有一天,我在打保齡球時,見到一位真正有問題的員工拿起了球,跨步向前把球擲出。然後,他大聲尖叫,整個人跳了起來。你知道他為什麼這樣高興?"

"因為他把球瓶全部擊倒,得到了滿分。"

"對!那麼他為什麼在工作中就不這麼興奮?"

"因為他不知道球瓶在哪裏。"年輕人微笑道,"我猜對了吧!如果沒有球瓶的話,誰又會對保齡球有興趣呢?"

"一點也不錯!"5分鍾管理者說道,"當你假定部屬知道你對他們的期望時,你就是在製造一種無效率的保齡球比賽方式。你把球瓶擺在那裏,當球員向前擲球的時候,卻發現球瓶前擋了一塊布。擲出的球穿過布下,然後他就聽到一陣撞擊聲,但是卻不知道有多少球瓶被擊倒。你問他戰果如何,他會答道:我不知道,但是聽聲音還不錯。"

"為什麼會這樣?"年輕人問道。

"這完全是因為成績的反饋是對人們的最大激勵。有一種說法在此值得一提:反饋是選手的早餐。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數管理人員雖然了解成績的反饋是對員工的最大激勵,通常卻設定第三種保齡球比賽方式。

"當球員向前擲球時,球瓶已經在布幔之後安置妥當,卻有第三個要素插入--一位站在布後的主管。球員把球擲出後,主管則伸出二個手指,表示擊倒了二個球瓶。在實際工作情況中,大部分管理者會說你得到二分嗎?"

"不會!"年輕人笑道,"他們一般隻會說你沒有擊倒八個球瓶。"

"正是這樣,"5分鍾管理者說,"我經常問的問題是:管理者為何不拉起布幕,使他自己和部屬都能看到球瓶,為什麼?因為管理者要握有成績考核權。"

"這是什麼意思?"年輕人問道。

管理者說:"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幹,你必須抓住某些做錯事的部屬。你必須有少數勝利者,有少數失敗者,其他的人則介於二者之間。你看在我們的社會中,有一個常態分配的智能曲線。我記得有一次我去訪問我小孩就讀的學校,我看到一位五年級的老師給學生解說各國家首都的考試。我問她為什麼不把世界地圖掛在牆上,讓學生可以利用地圖,她答說:這樣不行,因為所有的學生都將得到滿分。這種說法就好像人人都做得很好,是件壞事一樣。"

年輕人點頭同意。

"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容易犯這種錯誤,"管理者指著一個銅牌說,"你看看這個--"

每個人都是潛在的勝利者

某些人被戴上失敗者的假麵具

千萬不要以貌取人